AI巨頭以及他們的產地 黃仁勳、蘇姿丰兩個GPU狂人的故事

黃仁勳帶領的輝達曾經裁員剩下30人,2012年比特幣挖礦崛起,公司才漸漸走穩,靜待AI大浪潮起飛。(攝影/鄭國強)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這次回台參加COMPUTEX 2024,掀起全球一股AI旋風,兩大GPU巨頭一起現身台北,蘇姿丰還要叫黃仁勳一聲「表舅」,兩人還各自宴請了台灣的供應鏈廠商,引起科技界不少話題,國際媒體紛紛前來採訪,一睹這兩大AI巨人的丰采。

黃仁勳1963年在台南出生,4歲移居美國,30歲拿到史丹福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學位,和Curtis Priem、Chris Malachowsky在1993年共創立Nvidia專供3D圖形處理,由黃仁勳擔任CEO直到今天。

黃仁勳和蘇姿丰,都在台南出生

1984 年,IBM PC-AT 和蘋果 Macintosh 開啟個人電腦革命,也開創了晶片和軟體產業,黃仁勳在這個時代投入市場,成為晶片的第一批開發者。由於CPU處理圖形的算力不如顯示卡(現在的GPU),因此黃仁勳投入在圖形處理的技術上,早期叫3D加速器,即今日之顯示卡。

黃仁勳在母校史丹福大學經濟政策研究院(SIEPR)發表演說,當主持人問到,會給史丹福學生什麼建議來提高他們成功的機會,他提到了「韌性」及「苦難」。其實他不止一次在演講時提到要受苦,參加過好幾次美國的論壇,都重申同樣觀點,那是因為Nvidia創業過程中,他好幾次差點破產。

他在台大畢業典禮上演講時提到,輝達有個技術是 PC 遊戲的 3D 圖形,拿到了遊戲機 SEGA 主機的合約,也拿到資金。但是一年以後,微軟發布另一種3D圖形標準,其他競爭者跟進,此時若輝達完成訂單,將追不上微軟,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不完成訂單,公司就破產。

輝達一度裁員剩下30人,SEGA幫忙度過難關

當時輝達的NV1都不算成功,NV2胎死腹中,輝達員工人數已經從100人裁到剩下30人,等於一艘100個人的船上,已經有70個人跳船。

黃仁勳誠實地向SEGA報告輝達的困境,沒想到SEGA「理解和慷慨讓我們能再活六個月。因為這個機會,我們打造了 RIVA 128。」結果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產品,讓3D 市場驚豔不已,也讓輝達在1999年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那時黃仁勳跟著微軟的標準走,也獲得台積電的支持。張忠謀在座談會上還提過第一次和黃仁勳通越洋電話的情境,他回想起黃接到電話後,轉頭向公司其他人大喊「安靜,是張忠謀打來。」

在顯示卡站穩腳步,又遇上比特幣挖礦大浪潮

RIVA讓輝達一舉躍升為顯示卡龍頭,在40、50家顯卡公司中殺出一條血路,日後更推出各種競爭力強大的產品,例如GeForce 256,成為真正第一張獨立顯卡,今日GPU的雛型。拿下XBOX、PS3的訂單,讓輝達快速成長,併吞了原來的競爭者3DFX。

2012年到2020年,輝達搭上比特幣挖礦大熱潮,輝達的顯卡一卡難求,讓黃仁勳有更多精力和底氣,研發下一代產品。也在這段期間,在市場上沒有看到任何AI的商機,在大股東質疑下,黃仁勳堅持開發CUDA,打下今日生成式AI的基礎。

在2022年末成長力道再次不足的時候,ChatGpt打開了生成式AI的大門,輝達的股價也一路狂飆至今超過1千美元,排名從全美第6大一路超越特斯拉等來到全美第三大。

黃仁勳開始打順風球時,蘇姿丰正奮力拯救AMD

兩個同樣在台南出生的天才,因為在同一個顯示卡市場競爭,而成為了可敬的對手。當輝達靠著比特幣的竄起,業務越來越大、市佔率邁向8成的時候,蘇姿丰卻在AMD超微拚搏,努力帶領AMD從地獄的大門前拉,要朝向光明之路。

蘇姿丰和黃仁勳有著相似的歷程,她1969年出生,2歲就跟著父母移民到美國,爸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參考猶太人經典《塔木德》教育她長大。她和張忠謀一樣,也唸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也曾出身自德州儀器。

蘇姿丰小時受父親給予猶太人經典《塔木德》教育,帶領AMD起死回生而獲獎無數。(攝影/鄭國強)


她加入AMD之前,這家公司跨足電腦的CPU和顯示卡兩大市場,正面臨著英特爾和輝達的夾殺,2008年AMD因現金緊絀,把自己的晶圓廠拆分賣掉,也就是今日格芯Global Foundries,甚至把自己中心大樓賣掉變現,過去以54億美元合併ATi後,使得AMD面臨現金的窘迫。

重新聚焦產品方向,鎖定高效運算市場

2012年,蘇姿丰到AMD接任總經理,可能每天睜開眼睛,都得面對AMD的壓力。當時華爾街很多分析師甚至認為,AMD踏入擴張過快的陷阱,可能撐不過這一關了。

有著不服輸個性的蘇姿丰,馬上訂出兩大策略,重新定位產品,聚焦高利潤的高效運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兩年後,2016年,AMD推出ZEN架構的晶片,比同期英特爾i7處理器速度更快,價格更只有它的一半。後來ZEN2架構晶片更採用7奈米製程,打進遊戲機市場,2022年前進到5奈米製程的ZEN4架構。

蘇姿丰在很早的時候,在技術發布會上公開宣示,數據中心將是AMD的最優先市場、頭號戰略重地,AMD在同一台伺服器市場中扮演著微妙的角色,它和英特爾競爭CPU,和輝達競爭GPU,這次,AMD鎖定著英特爾猛打,她推出EPYC晶片,英特爾恰好遭遇到晶圓代工困境,而AMD早就把晶圓廠賣了,直接找台積電以先進製程代工,做出來的晶片性價比一下子超車英特爾,讓AMD也在數據中心,即今日的AI伺服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蘇姿丰放手一搏,490億美元併購賽靈思

蘇姿丰任內也進行了一次屬於自己的大併購,砸下490億美元吃下FPGA晶片(用在自駕車、電信基地台)的龍頭賽靈思(XILINX)。 由於當年併購ATI的慘痛經驗,許多人質疑這筆交易,所以直到2022年2月才收購完成。也在這年,蘇姿丰正式成為AMD的董事長兼任CEO。

也正因為蘇媽一路堅持,才終於等到AI紀元時代來臨,使得當年收購ATI顯卡公司的決策由黑翻紅,評價從一開始的「錯誤」後來變「正確」。AI伺服器的數據中心業績,在2023年第四季暴漲43%。

從2016年到2024年8年之間,AMD的股價大漲100倍,市值超過3千億美元,成為英特爾的2倍,一度超越豐田汽車。蘇姿丰瞬間爆紅,讓她獲獎無數,2021年,《財富》雜誌評選為「商界最具影響力女性」;同一年,她也是巴倫週刊2021年全球最佳CEO獎。2023年12月,她入選美國《富比士》全球百大最有權勢女性第49名。

AMD和輝達不必零和競爭,AI市場大到容得下兩強

在AI時代,繼續和輝達纏鬥嗎?蘇姿丰說,「AMD不必擊敗輝達,才能在市場獲得成績。」因為這個市場供給只滿足了2成的需求,是一個能夠容下兩個巨物的藍海市場。

她在一個論壇上說的一段話,反映了她一路走來的體悟,也是自己事業的縮影:「半導體這個產業就是個賭注,有時候你會押錯,但希望你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對的。不論押對還是押錯,關鍵是你要堅持你的賭注,因為這個產業研發週期實在太長。」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輝達還沒來 高雄Q1房價季漲近一成!晚3個月買房得多備近百萬
夜市不再是嫌惡設施 台中三大老牌夜市機能、房價優勢獲青睞
超過八成遇過職場小人 遇到雙面人、八卦狂、仗勢型三大職場奸臣 快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