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下波課綱重點 譚運闓:希望成為老師助力而非壓力

▲譚運闓希望AI成為老師教學助力而非壓力。(譚運闓提供/記者郭夢迪翻攝)
▲譚運闓希望AI成為老師教學助力而非壓力。(譚運闓提供/記者郭夢迪翻攝)

【記者郭夢迪/台北 報導】人工智慧(AI)科技已經進入了我們生活周遭,相關應用技術也越趨成熟。日前教育部長鄭英耀至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時,公開宣示將啟動下一波課綱研修的前置作業,並將數位學習與人工智慧應用納入課綱。不過這也引發教師們的憂心,因為AI目前雖然是最新的技術,但只能當作教學上的輔助而已,深怕為了迎合課綱而變成強迫老師們需為用而用,造成更沉重的教學負擔。

108課綱上路已經5年,根據教育部報告指出,未來將以鞏固、精進和前瞻3個面向,推動課綱研修工作,而「前瞻」部分就是將數位學習與AI應用納入課綱、英語文教育,讓學生更能與國際接軌並強化生活應用。為了因應AI人工智慧發展運用,教育部預計今年10月完成新版「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3.0」,以系統性規畫AI課程,協助教師備課,打造AI素養及其運用知能。同時,將協同國科會合作研發EDU-TAIDE在地化生成式AI模型,提供免費生成式AI應用服務,並整合至教育部數位學習平台,包括因材網、酷英網。

長期關心教育問題的知名主持人譚運闓表示,根據資料顯示新課綱將在118學年度開始實施,距離正式啟動僅剩下5年的時間,對於師資培育上是否趕得及?而目前觀察學生使用平板電腦上課的情形,就曾出現縣市教育局處要求「開機率」,導致產生為用而用的亂象,對教育品質提升非但助益不大,還產生反效果,因此在推動上應該做好師資培訓與配套方案,才能讓教師在備課上事半功倍發揮應有的水準。

譚運闓指出,之前也有學生運用時下流行的ChatGPT軟體來撰寫報告與論文,寫出來的文章正確率是否符合需求?以及會不會造成學生不再花心力找尋資料與思考撰寫方向,反而影響學習意願,都是值得商榷的地方,也因此許多學校也明令禁止使用ChatGPT來撰寫報告與論文,避免在學習上產生更多弊端並大打折扣,這些都是在新課綱納入AI人工智慧時需要考量的地方。AI浪潮是趨勢無可避免,如何培養適格的師資並能充分運用在教學,才能創造出更大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