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電動車需求擴增 「被動元件」113年產值有望終結連2黑轉正

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的擴展,也推動了對被動元件的需求。(圖片來源/PxHere)

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的擴展,也推動了對被動元件的需求,根據經濟部統計處「工業產銷存動態調查」,被動元件業產值於去(112)年第3季重返正成長,終止連6季負成長,轉為年增2%,經濟部表示,今年第1季維持去年下半年成長態勢,預期 113 年產值可望結束2年負成長,重返成長軌道。 

被動元件是指在電子電路中不需要外部電源就能運作的元件,與主動元件(需要外部電源驅動的元件)相對,被動元件包括電容器、電阻器、 電感器、變壓器等,為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關鍵零件,主要應用於手機、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及伺服器、車用電子等。 

被動元件業產值已經連兩年負成長,今年雖然消費性電子終端需求仍偏弱,但AI伺服器等彌補了缺口,經濟部認為今年有望轉正成長。(圖片來源/經濟部)

AI熱潮、電動車加持,被動元件產值有望終結連2黑

經濟部表示,111年起俄烏戰爭爆發,全球通膨升息壓力攀升,終端市場需求疲弱,再加上產業進行庫存調整,我國被動元件業產值從110年的高峰、約25.5億美元下滑,111年及112 年分別年減19.4%、6.8%,連續2年負成長。 

不過,由於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需求擴增,以及汽車電子化程度提高,彌補消費性電子產品出貨動能偏弱缺口,並且比較基數較低,到112年第3季起,產值反轉呈正成長,年增2.5%,終止連續6季負成長,到了當年第4季也維持年增2%。 

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的擴展,對高性能計算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也直接推動了對被動元件的需求,特別是在AI伺服器和AI PC市場,就需要更強大的處理能力來執行AI功能,其中被動元件就不可或缺。 

根據外媒報導,AI伺服器能力增加,電感器等被動元件的消耗量將增加2至3倍,AI PC對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的需求比傳統PC高80%。並且而AI伺服器的MLCC用量甚至增加了1倍以上,高瓦數電源對電感用量的增加也將帶來新的拉貨潮。對於台灣的被動元件廠商如國巨和華新科等,都是重要的發展機會。 

經濟部預測,隨終端需求逐漸由谷底回升,加上客戶回補庫存,今年第 1 季續維持去年下半年成長態勢,經濟部預期,今(113)年產值可望結束2年負成長,重返成長軌道。 

生產基地轉移,出口陸港7年間下降近8%

若觀察被動元件出口國,隨全球供應鏈移轉,我國被動元件出口到中國大陸及香港占比明顯下降。今年1-5月我國被動元件出口以中國大陸及香港占 62.4%居首,其次為美國占9.7%,東協占8.3%位居第3。 

受美中貿易戰及肺炎疫情衝擊,電子產業進行生產基地多元佈局,與106年比較,我國被動元件出口中國大陸及香港占比下降 7.9個百分點,從70.3%降到今年前5月的62.4%,而以出口美國及東協提高3.1、2.7個百分點較多。 

依據最新的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資料顯示,111年我國被動元件業工廠家數366家,其中有近9成以中小企業為主,大型企業僅佔約1成,共38家;主要聚集在新北市130家,約占整體35.5%,桃園市共73家,占19.9%,兩者合占超過5成。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教師留職停薪暑假復職…害代理教師少一個月薪 工會點名高雄最多教育局應徹查
永豐餘選出新董事長葉惠青 他曾在賴清德、朱立倫兩個「老闆」下做事
面對民眾黨「雙黃」卓榮泰差很大 備詢時一度對黃珊珊的說法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