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融入幼教竹縣跑第一 小朋友成果發表展成效

清大副教授陳湘淳表示,APP 及桌遊教材經過四週由簡到難的課程,小朋友不管在認知能力、抑制控制能力、工作記憶,都有明顯進步。(記者彭新茹攝)
清大副教授陳湘淳表示,APP 及桌遊教材經過四週由簡到難的課程,小朋友不管在認知能力、抑制控制能力、工作記憶,都有明顯進步。(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一一0年領先全國運用AI科技融入特教及幼教階段教學,藉由學習機器人、互動數位教材、平板數位載具的教案共享系統,嘉惠七千多名師生。教育局十八日下午在縣府大廳舉辦「新竹縣AI智慧城鄉-幼兒AI-KIDs City應用整合計畫」成果發表會,山崎及竹仁國小附幼現場分別進行認知能力互動遊戲、客家歌謠歌舞表演,展現AI學習成果。

副縣長陳見賢表示,縣府推動為期兩年的「幼兒AI-KIDs City應用整合計畫」,進行幼教與特教教學的超前部署。竹縣公立幼兒園及國小特教班每班都配有「凱比智能機器人」進駐陪伴,第一線的教師也可以使用機器人進行課程輔助,並於簡報共享平台進行教案交流,更貼近後疫情時代的線上教學模式。

教育局長楊郡慈局長指出,這項整合計畫搭配樂高程式、PowerTech英語機器人、主題式學習等豐富的AI教材,也導入客語、閩南語、藝術人文等議題,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觸完整的STEAM全人教育。全縣十三鄉鎮市、七十一所公立幼兒園及國小特教班,共五百廿八位教師及六千九百四十五名學生受惠。

配合計畫建置智慧平台系統的清大副教授陳湘淳表示,APP 及桌遊教材經過四週由簡到難的課程,小朋友不管在認知能力、抑制控制能力、工作記憶,都有明顯進步。

教育局說,調查有百分之九十五點五的教師肯定這個應用整合計畫對幼兒園教學產生助益,不但讓上課變得更有趣,也幫助孩子更早認識AI,發掘孩子未來更多的可能性,為新竹縣培育兼具STEAM與人文藝術的未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