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訓練師崛起!憑什麼領年薪400萬?

2022年11月30日,OpenAI發表ChatGPT,從此石破天驚地改變了各行各業,更翻轉人類與機器之間的相互關係。人工智慧(AI)會否進化到與人類同樣自行思考,尚無法得知,不過,協助AI調整語言模型(如GPT-3)行為的「AI訓練師」已應運而生,奇貨可居的工作特性,更讓他們的年薪達到新台幣400萬元。 

訓練優化AI輸出

「AI訓練師」的原文是Prompt Engineer,Prompt原意為「提示」或「驅使」,Prompt Engineer的任務,是訓練或協助調整AI輸出想要或正確的答案,在專業上,Prompt Engineer的定義,是「具備自然語言與機器學習等各種專業知識,然後透過評估各種不同的prompt組合,找出最佳的prompt,來提高模型效率的工程師」。

不過,Prompt Engineer通常不會直譯為「提示工程師」,比較貼切的翻譯應該是「AI溝通工程師」、「AI溝通師」,或是「AI(模型)訓練師」,較符合實際工作的內容。

AI溝通師進行的「模型訓練」(Prompt engineering),是一種專業技術,用以幫助調整語言模型(如GPT-3)的行為,使語言模型能在特定應用中運作得更好。語言模型通常透過提供預先定義的「提示文本」(prompt),來建立「邏輯模式」,因此,這些提示文本可包括一個或多個關鍵字,或是一組完整的題目或描述,讓模型練習並提高「理解輸入」「生成輸出」之間的相關。

此外,模型訓練也是一種設計和開發對話式AI系統界面的過程,最好的例子,就是聊天機器人或蘋果語音助手Siri。這個過程,必須確定用戶可能會問的問題或任務,經由爬梳資料庫後,建立適當的回應和互動,目標在創建一個無縫且自然的用戶體驗,對話式AI系統理解和回應用戶輸入的程度愈高,體驗愈佳。

成為AI訓練師,沒那麼容易

「模型訓練」在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慧領域中,都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提高模型的準確性和效率,更可以用於建立新的應用,如作文、翻譯、Q&A系統等。也因此,成為一名AI訓練師,就必須掌握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的基礎知識,並對深度學習模型和語言模型,有較深入的了解。

這種人工智慧的訓練模式,稱為「提示型學習」(prompt-based learning),最簡單的提示文本就是文字提示,例如,可以在Midjourney輸入文字提示,而得到想要的圖案。

但不是給了提示文本,或是跟ChatGPT聊天,就可稱為AI訓練師,因為給予提示文本,讓人工智慧模型輸出答案,僅是工作的一部分,市面上,甚至出現販售提示文本的企業。

PromptBase是一個販售人工智慧提示文本的新創公司,業務專門銷售供DALL-E、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產生圖像,以及GPT-3產生故事所需要的提示文本。

PromptBase是一個販售人工智慧提示文本的新創公司。取自PromptBase Twitter
PromptBase是一個販售人工智慧提示文本的新創公司。取自PromptBase Twitter

綜上所述,儘管人工智慧系統的用戶,也如同AI訓練師般持續「餵養」提示文本,但用戶不需要具備模型訓練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使用時更不需要對模型進行配置或修改,頂多只能說享用AI訓練師對AI模型訓練的結果。

但AI訓練師除了餵養提示文本之外,還需要具備如數據分析、視覺優化設計,甚至統計學及軟體測試方法等專業知識,這些技能可以幫助他們,測試和評估不同的「提示」,並找出最佳的「提示組合」,提供解答。

首位AI訓練師,年領新台幣400萬高薪

舉例來說,AI用戶猶如樂高(LEGO)積木玩家,利用樂高產品組合成品,卻不是樂高的產品工程師,玩家無法設計出樂高產品。相形之下,AI訓練師就是樂高產品工程師,必須不斷透過利用樂高產品的排列組合,找出樂高最佳產品形式,來優化樂高的製程。

樂高產品工程師的部分工作內容與玩家一樣:使用樂高產品,不過,與玩家不同的是,樂高產品工程師還需要具備產品設計、工業工程、機械工程、物理學、幾何學、力學等專業知識,才能擁有這個頭銜。

因此,成為AI訓練師的門檻不低,主因是AI模型訓練必須綜合多門學科的技術,模型訓練過程需要專業知識和經驗同時透過不斷學習,進而優化AI模型。

全球首位AI訓練師是美國的古賽德(Riley Goodside),原本從事數據分析師的他,在一次活動展示ChatGPT的精彩內容,受到AI獨角獸公司Scale AI的青睞,挖角高薪禮聘,年薪近14萬美元(約新台幣428萬6200元)。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矽谷界巨星在此學AI!史丹佛符號系統學系厲害在哪?
AI當假評終結者!亞馬遜靠它揪顧客偽評
不只擁抱AI,更要駕馭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