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變數掀管理焦慮!專家神回企業轉型5問:人力過多不妙、半年就該盤點

面對變動劇烈的市場環境及不斷推陳出新的解決方案,企業內部的思維和組織轉型,都是創新成功與否的關鍵。《數位時代》邀請3位業界專家,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洪春暉、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副所長李世珍,以及專精元宇宙軟體生態圈的啟雲科技董事長丘立全,在座談會上與《數位時代》總編輯王志仁深度對談,分享觀察。

Q1:市場環境動盪讓多數產業發生了結構性改變 ,不只是外部產業環境,內部管理亦同,觀察企業近年的轉型過程中,經歷哪些巨幅變化?

洪春暉(下稱洪): 在我們的觀察中出現所謂的「雙軸轉型」,不但是原本科技帶動的數位轉型 ,現在還有來自淨零趨勢所帶來的永續轉型, 一次面對這2個轉型的方向,其實對企業來說會造成很大的變動,內部運作也必須快速積極調整 。

洪春暉 圖/蔡仁譯攝影
洪春暉 圖/蔡仁譯攝影

李世珍(下稱李): 我認為這種動盪的環境讓「管理焦慮」變得很嚴重,管理階層隨時在思考未來的產業發展是什麼?我的員工能不能繼續留下來?我的同仁能否持續保持團隊的戰力?以前員工才懂的know-how(專門技能),如今管理階層也要自己掌握,否則今天走了1名員工,所有東西都得重來,那個焦慮感是非常重的。因為它是非常快速就發生, 讓你措手不及,甚至想像不到。

丘立全(下稱丘): 我們自己在經營公司非常有感,面對的是所謂的「新常態」,員工對工作的價值觀已經不同,有位疫情期間WFH(居家辦公)的派遣同事,因為疫情結束想找他來做全職,他居然不願意,他說這樣的工作形態讓他可以去健身房、陪家人。一些年輕同仁因為在家時間長了,也思考很多工作上的目標和職涯想法,這些都是管理階層要去重新溝通的。

Q2:企業面對「內憂外患」,市場上有沒有軟體系統或模組的類型,是能協助減輕管理焦慮、幫忙解決問題的?建議企業要關注哪些領域的解決方案?

李: 以人工智慧(AI)協助做決策管理的工具,是管理者非常想要的東西。哪怕是今天店長要去下訂單,下星期要進多少貨,這種決策都沒辦法完全靠人去判斷, 因為人有很多的感情因素, 會覺得我一定賣得掉,結果最後賣不掉,這樣的事情會發生。

那你要有這套工具之前,需要2個東西:第1個是你要有數據,第2個部分是你一定要有模型(model),你一定要建立一個可以讓你模擬出你工作內容的模型出來,所以我在任何的工作上,要為未來做下一步發展的時候, 我都會先用電腦模擬一下,如果我多訂一個、少一個會怎樣?再來做決策。

李世珍 圖/蔡仁譯攝影
李世珍 圖/蔡仁譯攝影

洪: 以我們跟客戶間的關係來說,網路上的資訊其實還是好蒐集的, 這個消費者的行為是容易追蹤的,最困難的事情是在實體的環境當中 ,我怎麼知道這個消費者站在這個貨架前 ,是因為他腳痠了在這裡休息,還是他真的喜歡這個商品?

現在有新創業者運用AI 辨識的方式, 去了解顧客在實體店面中的各種的行為,那用這個方式去分析哪一些的貨品哪一些的商品,是客戶所喜歡的,他們就可以有更多的開發或是進貨。虛實整合的環境讓企業從內部到對外部消費者,其實都有很多需求的改變,也有越來越多這種解決方案開始產生。

丘: 以前是UGC(User Generate Content,用戶生成內容)那現在新的就叫AIGC(AI Generate Content),需要更多的關注,還可以協助盤點、調整組織。

比方說我們公司目前有一半的程式、一半的美術,但很多遊戲公司是1個程式配2個美術,而那些圖像設計現在已經可以用人工智慧產生時,我為什麼還需要這麼多美術?

我本來要花1個星期設計東西,現在可能1秒鐘就出來,然後再做一些改變,設計再做一些修改就出來了。所以這對我來說,組織上我以為一定要這樣配嗎?一定要程式配美術嗎?搞不好不是這樣子,搞不好我更需要跟AI工具溝通的人,也許以後公司會配有3個溝通師,反而不需要30個美術,思維不要死板,要接受並準備好面對組織上的變革。

丘立全 圖/蔡仁譯攝影
丘立全 圖/蔡仁譯攝影

Q3:現在一個巨大的變數就叫做AI,明顯影響未來工作流程的常態,不管對外還是對內,這件事情應該是不可逆的,該如何應對?

李: 人力調整與工作流程調整已是常態,甚至是你應該半年、1年就要做一個盤點,看看你工作上有哪些不必要的地方、哪些區域的主管或督導管理太多了,為什麼這麼多?有什麼樣的原因?管得好嗎?

組織設計需要去盤點需求,譬如說部分傳統產業 ,會計部門愈來愈大,因為他有非常多的系統都無法整合 ,會計要分別去對應這個系統,所以一次可能會請到10幾20個人,但人力不是愈多愈好 ,使用過多人力時,其實代表流程已經出了問題,所以我們在管理時,就會回到中控的想法,很多時候已經是無人化,所以我們不斷要做組織設計跟服務流程設計,這也是未來持續的一個課題。

洪: 使用AI的大趨勢會持續演進,可是也衍生另一個傳統資訊管理上的問題:這些新舊並陳的人工智慧模型,裡頭資訊系統愈來愈多的時候, 那它的生命週期怎麼管理 ?

是在導入初期就考慮到它的生命週期去做管理?還是說等到出問題了,才開始做後續維修更新?可是當你的工廠產線很大時,裡面可能有上百個AI模型,那你怎麼辦?所以現在其實慢慢有在談AI Engineering的問題:如何運用工程設計的概念,去用AI做維運管理。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辦公室端,人跟人中間的界線,不見得是拆掉隔板就解決,那個Silo(指穀倉效應,過度分工以致組織僵化)很多的時候,包我們的資訊、我們本身系統都會有。舉個例子,我來參加座談時, 有回頭搜我們過去很多的研究報告 ,我突然發現,它分散在好多不同的系統裡,這裡面怎麼串接好?這可能也是另一個難題。

Q4:除了AI新工具的誕生,市場需求變化帶來全新的生產模式,比如從少樣多量的訂單,到現在轉變為多樣少量,對企業帶來負擔,該怎麼面對這種外在環境的變化?

李: 對管理者而言,還是要把他核心事業、核心模式掌握,再做其他發展。所以整個流程的改變,都要因應消費者被賦能後的改變,然後回到自己該怎麼去調整,「彈性」非常重要。現在你在供應鏈中,價值主張一旦模糊,很容易就被替代或被跳過了, 對廠商而言,必須要思考自己在這個鏈上的定位,價值主張是否清晰、有說服力,能吸引客戶或終端消費者的認同。

洪: 我想從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看,年輕時班上做班服,它要有一定的量,可能是100件,但現在只要做5件就可以開模了,所以我們看到的其實是智慧製造的終極目標,它是非常彈性的,你要什麼設計、多少批量,它都能快速更換生產線。

當各個國家、城市需求都不同時,我們怎麼去運用這些智慧製造的能量? 初期可能會是先從模組化的方式,像拼樂高積木,用不同模組排列組合,但我們看到的是世界趨勢,對個人化需求愈來愈明顯,不管我們談IoT(物聯網)、AI 其實都造成非常破碎化的市場 ,大家已不再滿足於「我的筆電跟你的長得一樣」,那這裡面可能都需要應用到智慧製造的能量 。

丘: 因為現在的用戶太被「寵壞」了,所以現在我們的產品都要進行UX(User Experience ,用戶體驗)測試,比如說我常在停車場要按鍵確認,結果按到照相,像這種事情絕對不能發生在我們產品上,UX 要極好,你的東西才會有人用 ,只要有一點不好就不用。

此外,軟體產品不但要能跑在 iOS、Android、Web上,還要能做好,對用戶來看其實都是一模一樣的東西,但底層其實很不一樣,所以對產品開發是非常大的挑戰。

被寵壞的用戶也會要求有可以自行輸入的「平台」, 以後不用再特地告訴你幫我做什麼,我在上面都能自己處理好。這些行為轉變一直在發生,我們做生意沒有韌性的話一定會吃虧。

Q5:評估、導入、維護3項任務,對企業主都是麻煩事,不曉得3位怎麼建議?如何讓這些工作更容易落實?

洪: 當我們要導入一個新系統,我們其實看過很多失敗案例,當我們做自動化、智慧化等系統導入,它會影響整個企業的流程 ,甚至組織、權益分配這些關係。首先內部的溝通,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對整個企業造成影響時,充分溝通後進行調整是一大關鍵。另一個也很重要的是「你想轉型到哪裡去?」 我覺得這是企業在做導入評估時的關鍵。

此外,必須要想到的是這個系統一進來可能不只是用這1、2年,而是往後5年、10年的目標,這個題目沒有標準答案,有賴企業、專業外部顧問及內部員工做有效的討論,最後知道自己往哪裡去、後續發展的難度有多高。 因此一定要可以持續更新,先從小的部分開始做,逐步去累積它成功的經驗。

李: 「盤點」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它是一個基本功,可是你必須要花時間,如果老闆今天沒那個耐心去指派,部門之間其實是不會互動、不會溝通的。所以你怎樣建立一個能讓大家說真話的環境是很重要的。首先要盤點的是流程,你的系統要導入時,人家會問說:「你把流程弄好給我看看,到底這一關到那一關怎麼做?為何由他來簽?為什麼要退回來? 」當你流程清楚了,管理上可以檢討,怎樣革新或改善一些業務。

第2個盤點是員工的工作特質,今天研究的人要不要負責一些專案?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需要盤點員工,他到底適合做什麼工作,標準化工作職位所要具備的知識、技能,甚至人格特質,就會知道誰來做這件事是最好的。經營管理者對組織的掌握與盤點基本功,一定要做好。

丘: 之前提到的每家IT公司都在講數位轉型,多年來看似有些成效,至少都有CIO(資訊長)、資安長,慢慢步入康莊大道 ,結果忽然來個AI。 我認識的所有的中小企業老闆都不敢怠慢,因為創業太難了,一丁點的疏忽就滿盤皆輸,所以大家都很想知道AI工具會帶來怎樣的革命性改變。

以前一個公司負責人可能70%在做業務擴展、產品開發,另外30%在管人,以後很多事情會變成AI在做,倒過來變成30%做業務營運,70%在管人事。人的事情不會減少 ,最終管理決策還是在人身上,公司必須掌握這些技術變化,同時也要加強對內的組織溝通。

責任編輯:蘇祐萱、謝宗穎

更多報導
區塊鏈穩定幣成大勢!企業準備好了嗎?這樣做搶先享受代收付甜頭
金融、餐飲、交通服務怎麼聰明升等?3大咖實戰教學,傳授最佳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