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補庫存助攻 4月外銷訂單年增10.8%創2年最大增幅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20日)公布4月外銷訂單金額471億美元,年增10.8%,創2年來最大增幅,表現優於預期。統計處分析,當前接單主要仍是由AI等新興科技應用支撐,不過,在客戶庫存回補效應持續下,也讓多項傳產接單已在4月重新回到正成長,以此態勢來看,5月外銷訂單仍能年增1.8到6.2個百分比,對第二季表現審慎樂觀。

4月外銷訂單金額471億美元,年增10.8%,不但創2年來最大增幅,超出經濟部原先預期將近1倍。經濟部說明,主要是受惠AI、高速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暢旺優於預期,拉抬電子產品、資通訊產品接單,分別年增22.7%、8.4%,另一方面,傳產也因客戶回補庫存效應陸續顯現,又有原油等原物料價格上揚墊高接單金額、低基期效應等因素,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化學品等接單都重回正成長軌道。不過,機械業仍因全球景氣復甦緩慢,廠商投資意願保守,接單續呈衰退,但年減幅大幅收斂至3.4%。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要接單地區中,自中國大陸及香港接單數據明顯回溫,年增16.3%,若扣除春節因素,為2022年3月以來最大增速。經濟部說明,這主要是來自晶圓代工、IC設計、記憶體、印刷電路板領域的接單挹注,且是基於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所驅動,另外,中國當地手機銷售也有回溫,帶動部分零組件需求。

經濟部研判,全球終端需求,尤其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尚未明顯回溫。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說:『(原音)整體全球而言,這部分的需求還是沒有明顯回升,我在想因為現在剛好是屬於新舊產品交替期,這部分需求要能夠很明顯看到的話,我覺得困難度相對會高一點,比較有機會應該是在...看下半年,那個消費性電子產品這塊是不是能夠需求明顯回升。』

經濟部指出,在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拉抬,加上傳產復甦態勢逐漸顯現,5月外銷訂單有望年增1.8到6.2個百分比,對第二季表現審慎樂觀。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520前夕中發起聚甲醛反傾銷調查 經部:協助業者因應
卸任倒數 王美花透露有2件事影響40多年公務生涯
準經長拋海外設園區打團戰想法 學者看好日本成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