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退休後 有效回收行不行?

最近幾年,國內積極綠能發展,致力推動太陽能發電。只是這些光電板,使用期限大約是20年。毀壞的太陽能版,必須經過拆解分離。當中,玻璃的比例最高,佔了七成,幾乎沒有回收價值。現在的處理方式,充其量,只能說是妥善處理廢棄物,還沒有真正做到高品質的回收再利用。

大同之家安置精神疾病患者100多人,位在豔陽高照的屏東,天氣太熱,病友們的情緒就不安定。

屏東福慧大同之家主任 李小鳳:「降溫對他們的幫助 其實是很大的。」

自從屋頂裝設光電板,整棟樓明顯降溫,另一項更明顯的幫助,是太陽能賣電的收入,比募款一整年還要多。

屏東福慧大同之家董事長 黃文翔:「一年的收益,大概會有40多萬,相當穩定,而且是長期的。」

以前,陽光炙熱會擔心病友情緒失控,現在心情完全不同。

屏東福慧大同之家主任 李小鳳:「就是我們的資源進來了,收益進來了,幫助我們的力量也進來了這樣。」

太陽,就像源源不絕的寶藏,台灣也卯足全力推動綠能,而這些光電板並不是永久有效,使用期大約20年,汰換期到來,該怎麼辦。

逢甲大學綠能中心研發組長 呂晃志:「能再利用當然要盡量再利用,不要讓它直接焚燒,焚化或隨意棄置,對土壤環境都不好。」

環保署推估2031年,台灣每年會淘汰1萬片太陽能光電板,到了2039年以後,每年都會暴增10萬片。

工研院新能源產業分析師 王孟傑:「(台灣)就是2025年要20GW(百萬瓩)這樣的目標,等於是2045年以後,累計大概也會產生120萬噸左右的廢棄物。國際再生能源總署估計,2050年左右,(全球)至少會產生6千萬噸的太陽能板廢物,而且我覺得這還是低估了。」

太陽能光電板結構主要分成五層,最上面是玻璃,中間是電池片,最後面是背板,在中間電池片前後各有一層肉眼看不見的封裝材,保護電池持久耐用,但也就是因為這兩層封裝膠,使得太陽能板廢棄處理,超麻煩。

工研院材化所副組長 曹申:「沒有特別考慮回收的設計,所以現在發覺壞掉之後,很難去做逆向拆解。」

現行廢棄太陽能板,(環保署影片)是先將鋁框纜線拆解,直接粉碎玻璃。但這種方式,其實並不環保。

工研院材化所副組長 曹申:「也有些國外業者不去背板 直接去粉碎,然後再去做焚燒,不過因為現在大部分背板,都是含氟的複合塑料,所以直接去燒或者沒有管理的去燒,其實對環境的危害是有的。」

碎裂不完整,又夾雜著金屬材的廢玻璃,還要再經過分選機,分出玻璃跟焊帶。

這時的玻璃,幾乎無法再利用。

環保署廢管處副處長 劉瑞祥:「一個太陽能光電板,它的玻璃的那個占比,大概是70%左右,但是你把那些其他有用的那個金屬拿掉,主要就是玻璃,玻璃這個經濟的價值不是那麼高。」

剩下的金屬,不論掩埋或焚燒都會汙染環境。

工研院材化所資深工程師 王正全:「我們這個槽主要是,去掉背面的鋁這個部分,正面這個銀,會在後面再去做。」

現行方法只能算處理廢棄物,談不上高質回收,工研院正在想方設法,突破困境。

運用熱處理,將電池片和玻璃乾淨分離。

工研院材化所副組長 曹申:「跟傳統的模組,用傳統的方式回收方式是碎的髒的,其實是差很多的。」

大愛台記者 李雅萍:「現行太陽能板回收,是必須經過碎解之後才能再循環,而現在研發中的新技術,是希望拆下來,像這樣一塊一塊的電池片,還有矽晶片,就能夠回收提高再利用率。」

電廠業者已經把回收費用,放進成本計算。

光電廠業者 陳惠萍:「能源局那邊已經有一個,太陽能模組回收費設計,也就是確保每一個,太陽能模組出廠後,20年發電結束後能被回收,這是一個預繳的回收基金。」

逢甲大學綠能中心研發組長 呂晃志:「其實所有綠電產生的裝置,如何能有效地做整個循環再利用的規畫,這才是發展綠電主要發展方針。」

未來勢必得面對,精進原材料,從生產端提高質量,讓新一代的太陽能光電板,朝零廢棄邁進。

採訪撰稿:李雅萍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社區歲末祝福 青世代薪火相傳
減重手術權威 健康享瘦非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