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全面Re-rating AI賽道的下一個明星…

-

【周佳蓉╱先探2290期】

在算力多元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然成為科技業下一個十年的投資顯學,生成式AI席捲全球,雖然相關個股如輝達(Nvidia)、超微(AMD)等經過一年多的瘋狂炒作,GPU需求仍不斷攀升,AI基礎設施還有許多層面例如推論AI、客製化晶片(ASIC)都還處在起點階段,後面巨大的應用商機更獲得科技巨頭的高度重視,這也能解釋為何Meta創辦人祖克柏,會願意斥資鉅額大量買輝達三五萬台H100 GPU,Meta計畫在年底前建置更多AI伺服器,加計其他的GPU在內運算能力相當於六○萬台H100的等效運算,光以H100售價在二.五萬~四萬美元之間統計,支出也至少逾百億美元。

ASIC成長將勝通用GPU?

然而GPU的市場需求太大而供給有限,大型企業除了成本、供給問題,最終能否創造因應自身環境、符合高度客製化需求的AI晶片,也是企業的考量重點所在,因此,舉凡Amazon、Google、微軟、Meta等也紛紛切入自研晶片領域,更以ASIC創造差異性,優化自家產品,有別於通用GPU在運算任務中表現出色,未來當資料中心的任務從訓練階段走到了推理階段,則是ASIC大展鴻圖的時刻。外資大摩更預估,ASIC晶片將在未來幾年比通用型GPU帶給台積電更多進帳,也就是說,ASIC長遠的發展性可能更值得期待。

ARM的業務長期聚焦處理器的核心矽智財,以及對晶片公司提供授權,位於半導體產業的最前端,除了收取矽智財的前期授權費,也根據晶片售價,按比例收取版稅(royalty),ARM在手機處理器馳騁多年,一直保有超過九成的市占率,並且持續進軍雲端運算、汽車、物聯網等領域,而ARM架構的伺服器也自二○○九年發展至今超過十五年,成為X86處理器以外的第二選擇,不過隨著行動裝置和消費電子市場趨於飽和,ARM在全球IP市場占有率甚至從一六年的四八%下滑至二二年的四一%,也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業務突破。

ARM結盟打團體戰

ASIC是ARM下一階段相當看重的市場,去年下半年ARM發表了Neoverse CSS運算子系統,CSS N2便是首款專注於SoC和系統級創新的平台,採用先進的五奈米製程技術,適用於5G到雲端運算、機器學習的各類應用,已採用的業者為微軟用於Cobalt晶片,同時為開發專用晶片的客戶降低成本、縮短上市時程,今年二月再推陳出新兩款CSS V3、CSS N3平台,分別為插槽效能五○%的提升、每瓦效能提升二○%,V3在單晶片上最多可擴展至一二八核,並支持最新的高速記憶體和I/O標準;N2則更適應於電信、網路和資料處理單元、雲端配置等重視能源效率的領域,兩平台皆以第三代Neoverse IP為基礎建構而成,ARM也以此改變以往授權單個IP為主的商業模式,能將多個IP整合後打包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