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地方選舉年,執政的蔡英文政府想方設法要維持欣欣向榮的大環境,以利民進黨在年底選舉能夠勝選。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本土疫情失控、俄烏戰爭爆發、全球通膨惡化、美國聯準會準備鷹派升息、中國大陸「動態清零」防疫導致經濟成長放緩、外資落跑匯出龐大資金等,每一項都是籠罩在蔡政府頭上的黑天鵝,並讓蘇內閣施政作為捉襟見肘。
新北市2歲孩童染疫不幸身亡,震驚全台灣12歲以下孩童的家長,也促使衛福部長陳時中下令,全台各縣市在一周內啟動居家照護。疫情指揮中心也趕緊亡羊補牢,公告居家照護確診者的就醫流程,凡是有緊急就醫需求者,除了119救護車及防疫計程車外,也開放同住親友接送、步行或自行駕車及騎車等方式。
蔡英文政府調整防疫策略,強調不追求清零,也不是與病毒共存,將以穩健開放,建立更具韌性的「新台灣模式」。在此防疫政策大方向上,教育部公布高中以下學校停課鬆綁措施;只是,不僅教育部長潘文忠臉書被不滿家長灌爆,地方政府的雲林縣也開出第一槍,不跟進中央新停課標準。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在臉書發表參選桃園市長四點聲明,此舉對於國民黨桃園市長選情是福是禍,尚難斷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黨主席朱立倫日前勸退羅智強不僅惹了一身腥,如今連領導威望也一併遭到重挫!
立法院難得不分朝野,在18歲公民權修憲案一致投下同意票,將交由公民複決。不過,國民黨和民進黨隨即對修憲複決是否綁大選,又出現意見分歧的爭論。修憲複決可不可以綁大選投票,答案是可以綁,也可以不綁。只是,歷經去(2021)年底民進黨府院黨強力反對公投綁大選,就算中選會最終做出修憲複決綁年底大選投票的決定,民進黨恐怕也是雞嘴變鴨嘴,再被牢牢貼上一張雙標、硬拗的標籤。
3月29日青年節即將到來,賴清德副總統近日也回到母校成功大學演講,試圖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怎料,現場調查學生未來志向時,高達42%的學生選擇「躺平族,阿姨我不想努力了」,讓賴清德頗為尷尬!年輕族群高度支持,是蔡英文當選及連任總統的關鍵!但是,蔡英文執政近六年來,年輕世代的生存與發展面臨重重困難,努力與收穫不成正比,若要參與各領域的任何Game,甚至得面臨被「割韭菜」的命運,與其如此,選擇當躺平族不失為另類的「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
立法院開議半個多月來,行政院長蘇貞昌仗著辯才無礙,屢屢透過反質詢,把磨刀霍霍的在野黨立委電得滿頭包,甚至還洋洋得意、大言不慚地表示「沒有本事不要賣弄,猴子爬得高,才會被看到紅屁股!」原本,外界還在期待,蘇貞昌在新一回合的立法院質詢,又會使出什麼招數、說出什麼金句,沒想到蘇貞昌一改盛氣凌人的高傲態度,屢屢誇讚在野黨立委質詢用功、有說服力、積德做好事,對照前兩周的火爆對峙氛圍,彷彿行政院長換了個人似的,箇中原因很簡單,因為衝衝衝的蘇貞昌,衝過頭踩到紅線了!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在臉書分享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的貼文,強調台灣人不應該要求美國派兵,而應該要求政府提供場地及裝備,訓練成年人達到全民皆兵。曹興誠的主張引發熱議與筆戰,面對外界質疑,更聲稱台灣倘若有事,兩位中華民國籍的兒子,都會回到台灣剿共。
立法院開議適逢俄烏戰爭爆發,在野黨立委紛就蔡英文政府如何面對台海緊張情勢、如何保衛台灣等問題提出質詢,行政院長蘇貞昌卻再度搬出三年前的說法,那怕只剩一隻掃帚,都要對抗侵略,展現不容侵犯的決心!台灣民眾面對俄烏戰爭帶來的不安,卻還要面對一支掃帚保台灣的「蘇式幽默」,不知道該哭還是笑。
衛福部長陳時中近日為國產高端疫苗抱屈,他說倘若此次高端遭重挫,台灣生技產業恐怕就倒了!諷刺的是,同是國產的奧運國手黃郁婷,因為言行不符合民進黨的意識形態,竟慘遭秋後算帳。這就是民進黨,敵我分明,自己人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是自己人就趕盡殺絕、不留後路!
最近,不分藍綠白陣營,突然很多人公開討論「藍白合不合」的議題;其中,由柯粉變柯黑,且擔任過柯市府第一任發言人,現任民進黨副祕書長的林鶴明,一席「藍白合是假議題,藍營早被柯文哲滲透了」頗受關注。表面上,這句話充滿濃濃的政治意圖,但實際上,卻是一針見血的點破箇中奧祕。面對民進黨一黨獨大,國民黨和民眾黨都面臨一個困境,就是單靠一己之力很難扳倒民進黨,所以遂有「藍白合」的倡議。只是,在國民黨的思維中,「藍白合」涵蓋非綠陣營的集結,以及避免讓民進黨漁翁得利等概念。但是,大家或許沒有想過,「藍白合」的另一個主角柯文哲,其實壓根不想要藍白合!
蔡英文政府要開放日本福島食品進口,在農曆年前就吵得沸沸揚揚,當時行政院長蘇貞昌還信誓旦旦表示,保護國人健康第一!怎料,春節連假結束後的上班日,行政院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將在2月下旬開放日本福島食品進口。
新北地檢署正式起訴林秉樞八項罪名,但是外界最關注的問題,包括林秉樞是不是網軍頭,鉅額金流來源及流向,以及藏匿私密影像的「白色豆腐頭」隨身碟等,檢方不是輕輕帶過,就是找不到,反而留給外界重重謎團。
兩岸關係觸礁,台灣農產品出口中國大陸受阻,有媒體披露,農委會不僅要求國營事業認購鳳梨釋迦,也以考核分數「委請」相關單位幫忙行銷。對此指控,農糧署長反駁,「這位爆料者想被告嗎?這個人不知道是不是共匪滲透進來的,台灣沒有這種人!」
歷經四項公投、補選及罷免,民進黨彷彿已找到2022地方選舉的勝選方程式,那就是將執政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府院黨外加1450及媒體大軍,搭配檢警調系統,徹底KO對手,享受勝利的果實。不用懷疑,年底地方選舉,民進黨不僅會再次使用這項勝選方程式,更會進化成2.0版,國民黨在所有縣市的選情,毫無樂觀理由。何謂民進黨2.0進化版的勝選方程式?就是在既有優勢上,外加修憲複決公投綁大選,以及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
即將在1月9日舉行的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以及林昶佐罷免案投票,這兩場選舉結果對民進黨而論,攸關蔡英文能否完全取得2022年地方選舉主導權,也影響各派系在日後爭取徵召提名的叫價能力;因此,民進黨公職不分派系,全力投入這兩場關鍵戰役。
新竹市長林智堅宣布不參選合併升格後的大新竹市長,原因眾說紛紜,不過對民進黨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絕對不是像媒體所說,什麼林智堅自己決定,然後向蔡總統及蘇院長報告。事實的真相可能完全顛倒過來,民進黨在內外形勢壓力及顧全大局下,不得不逼迫林智堅自我了斷止血停損!
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後不久,在黨內勸進下,蔡英文決定就任總統後兼任黨主席。對於外界以黨領政的質疑,民進黨表示,以黨領政是威權產物,在民進黨文化中絕對不會發生。只是,在歷經完全執政、品嘗到權力美好滋味後,民進黨當年信誓旦旦的承諾,如今都已成往事雲煙。就在四項公投出爐後,民進黨想要乘勝追擊的野心,連裝一下都嫌麻煩,府院黨高層立馬會商,就2022地方選舉展開布局。其中,新竹縣市合併升格達成共識,將快馬加鞭在選前六個月完成修法工作,讓新竹市長林智堅可以順理成章參選大新竹市長。
公投綁大選開票結果跟其他三項公投案一樣,都是不同意票數大於同意票數。這樣的結果,不僅跌破眾人眼鏡,也清楚證明公投若沒有綁大選,投票率就偏低,不管正反雙方怎麼投票,公投案皆會因「同意票數未達門檻的25%」(495萬票6367票)不會通過。
1218公投倒數階段,新北市長侯友宜在臉書發表千字文,針對四項公投表態,原以為侯友宜只有對「核四及藻礁」兩案態度保留,結果卻是四個公投案全部態度保留。這個結果,讓很多人感到不解,甚至讓藍營內部親痛仇快、相互廝殺,也讓綠營彷彿撿到槍,不分青紅皂白亂射一通。但是,大家在情緒高昂之時,都忽略了一個重點,那就是侯友宜為何要在此時,發表這篇「我不表態」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