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愛你

「像你這麼好的媽媽,要去哪裡找?」她開始偷笑。

「噓——不要告訴別人,我們家就有喔。」她已經偷笑到內傷了。

母親節,我什麼禮物都不需要,只要有這些話就夠了。甚至不必說出來,放在心裡也算。

我完全不重視禮物。不管是什麼節日,包括生日,我都不期望孩子(和先生)送我東西。當孩子還小時,可能只有卡片一張,而且可能還是老師交代的功課。更多的時候,是什麼也沒有。不送禮物,孩子就不知道母親節來了嗎?不會的。因為我會打電話給媽媽,先生會打電話給婆婆,然後有人會說,今天是母親節,大家要不要出去打牙祭。唉呀,現在上館子是小事,只是這個星期上館子多了個理由而已。

當孩子主動送我禮物時,哪怕只是隨手的塗鴉,我都會滿心歡喜。我對孩子(和先生)任何時刻都是滿心歡喜的,這也是我不重視禮物的原因之一。

五個月前的某天早上起床,當我睡眼惺忪地從房間出來,看到走廊的牆上貼滿了四方形的紙片,「姊姊最喜歡在牆上貼東西了,自己的房間貼不夠,竟然貼到外面來了。」等我回神一看,一張張紙片拼成的是:媽媽生日快樂,我永遠愛你。比天高比海深。大乖敬上。

當然是好感動囉,趕快去找到她,先給她一個好大的抱抱。弟弟呢?什麼禮物也沒有,但是這一天他會對我特別好,例如我叫他,他會馬上應答,不會像平常愛理不理的。可是他也會強調,過了晚上十二點,他就會恢復成死魚臉。


今天是母親節。姊姊這學期報名了學校的烹飪課,才學過三樣東西,燻鲑魚比薩、椰汁咖哩魚片、蘋果派。昨天她跟爸爸去採買,說今天要煮一頓大餐給我吃。她還交代弟弟去買一束花。弟弟跑來問我,我需要花嗎?我說,不需要。他聽了很高興,就跑了,後來果然什麼也沒有。很好,順其自然才是我要的感情。
    
我真的什麼也不要,只要他們愛著我,我就什麼也不缺了。
    
如果有一天,離家的孩子,母親節連通電話也沒有呢?不要驚訝,我一點也不介意。因為我的每一天都是母親節,沒差這一天。

後記:

「如果我媽媽很重視禮物呢?」那就一定要記得送。投其所好,也是關心的一種。很多媽媽感受不到孩子的愛,於是將注意力轉到這些有形的東西上。世上媽媽千百種,你喜歡哪一種,你就要將自己變成那一種才好。

網路上流傳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說這個媽媽從來不要求先生孩子幫忙,什麼事總是一肩扛下。有回她在醫院照顧住院的長輩,她說自己一個人可以,於是先生和成年的孩子就一點也不體諒地回家去了,讓這個媽媽好生難過。文章的結論是,因為自己任勞任怨、不求回報,才養成家人的這般態度,所以想要孩子孝順你,要大膽要求,不然會落得無人關心的下場。

對不起,我完全不相信這種說法。這個故事裡先生和孩子的態度,是被寵壞的,人格已經出現瑕疵了。「寵壞了」和「這個媽媽沒要求回報」,一點關係也沒有。「寵壞」是行為不對也沒被糾正,於是漸漸變成人格裡的特質。它與「不求回報」根本沒有因果關係,不要混為一談。

沒被寵壞的人,不論走到哪裡,不論面對的是母親或陌生人,做人的基本道理都會懂。

「母親節打電話回家,算不算做人的基本道理?」算。那為什麼我的孩子不打這通電話我可以接受,因為親子的感情只在我跟他們之間,不關別人的事,只要我們彼此心意相通,就可以。說穿了,我跟我的母親就是這樣的感情,不在乎形式——我可以在七月打電話跟她說今年母親節忘了打電話,也沒有禮物,她還是會樂得嘻嘻笑──我們之間只有愛,沒有壓力。我好愛我的媽媽,我永遠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