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必須優先處理過度支出的問題!

作者:林于凱(公務革新力量聯盟發起人)

今天(22日)年金改革國是會議登場,接著便會確定改革版本草案,戰場正式進入立法院,因此各方團體莫不絞盡腦汁,希望在塵埃落定前,做最後的努力。

一個改革方案,必然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尤其是直接涉及利益的年金問題。因此,如果要改革又要服眾口,便需先釐清問題,才能對症下藥。

首先,我們知道如果不改,軍教公的退撫基金分別會在2020、2030、2031年用罄。用罄之後,每年3000億元的退撫支出從哪裡來?不是減發退休金,就是由政府撥補。很不幸的,如果真的有退撫基金用罄那天,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大約會剩下三折。如果到那一天,可預見的是大規模的上街遊行,接著政府得負起最終支付責任,用年度預算支付退撫基金的缺口。而這個缺口,大約會佔年度預算的20%~25%。也就是,納稅人繳的稅金,有1/5~1/4去養退休人員。

這麼龐大的負擔,除了會影響其他教育、社福、國防、經濟發展的預算,更會讓國家總體財政帶來巨大負擔,因此,為了不讓這樣的事發生,這次的年金改革非做不可!

好,接下來談如何做?

2014年開始,退撫基金已經入不敷出。過去20年期間(到2016年五月止),退撫基金的收支餘額還有3900億元左右,而2014、2015年的收支短差分別是105億、117億元,而這樣的短差隨著退休人員越來越多(但現職繳錢的人並沒有變多)而可能迅速攀升,因此,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減少支出!

為什麼是減少支出?不是增加收入呢?先談增加收入這部分。增加收入的來源有兩個主要方式:1. 增加在職人員繳的錢,也就是增加提撥率,這點在年改版本中是逐年調升1%,從現行12%調升到18%。2. 增加基金的投資報酬率,過去20年基金主要由公務員運作,投資報酬率約是2.76%,如果希望讓投資報酬率提高,則需要導入專業的基金運作團隊。

不過,要考量的是,目前世界整體金融景氣不佳,況且,即使基金投資報酬率提高到高標準的6%,也無法填滿入不敷出的缺口。為什麼?必須提到積存率這個概念。

積存率是 基金餘額/未來應給付總額,前面有說餘額是3900億元,但未來50年的退輔基金的應給付總額是2.33兆(23300億元),3900億元加上每年現職人員的提撥額,再除以2.33兆,大約得出台灣公教退撫基金的積存率是28%及20%,與世界其他國家相較,真是差太多了!

積存率這麼低的情況下,就算基金投資率再高,還是無法支付龐大的退休支出。

那為什麼積存率這麼低?主要是因為過去年金制度設計的提撥額實在太低了!!

從1995年退撫新制實施以來,每3年一次精算的最適提撥率,以公務員來說,分別是15.5%(1999年)、26.4%(2002年)、31.1%(2005年)、40.66%(2008年)、42.65%(2011年)、36.98%(2014年)。但實際上每個月提撥的比率,一開始僅8%,2006年才調整為12%,明顯「繳太少」了!卻「領太多」了。

回到這次年金改革的草案版本,改革的方向是立即提高現職人員的提撥額,退休人員的所得替代率則用16年時間降低到60%,這樣的改革方案,對於在職人員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現在的基金缺口,是由於過去過低的提撥率造成,理當要由前人補繳才對。但是不溯及過往的大旗下,不太能要求退休人員補繳,但合理的方向應該是:將所得替代率快速地降低,減少退撫金支出負擔才對!

而增加基金收入的部分,也是必須努力的,因此導入專業的基金運作團隊,成立國家年金制度統籌單位,每年公布基金積存比率,退撫基金監理委員會納入一定比例的年輕世代代表,並將基金運作資訊透明化,並且加強民眾對年金制度的理解,唯有透過持續溝通,才能讓大家放心,確保年金制度世代永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