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教笨了?當校長,更該獨立思考

文/羅德水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出席「國小候用校長與市長有約」活動,柯文哲表示,E化是未來教育趨勢,也是決勝負的關鍵,E化要列為教育最重要的項目,「不會用mobile device,就準備消失吧」,市府正在推「一生一平板」計畫,「應該2歲就發平板!」


至於買不起行動裝置的經濟弱勢族群如何E化?柯文哲說,買不起的需要有人捐,只靠教育局預算很困難,最理想的就是靠家長會或校友會捐贈,若有家長會願捐錢,他願去頒獎感謝。

話鋒一轉,柯文哲也談到應建立創新的文化,並且對著台下的候用校長們說:為什麼華人世界創造力那麼差?「你們都有責任,把學生教笨了。」

柯市長的驚人之語,校長們真的「深感佩服」嗎?
這是一場典型有著柯式風格的談話,自以為幽默風趣、觀點犀利的柯文哲,對教育果然也有異於常人的看法,其實,向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柯市長說出2歲就發平板的話,並不讓人覺得奇怪。

比較值得討論的是,台下20多位國小候用校長對柯市長的教育觀點,是否真如北市教育局新聞稿所說:「座談過程愉快、輕鬆,學員們對於市長的領導智慧深感佩服,對於今日的座談咸感充實,獲益良多」?

沒有人會否認E化的重要性,問題是又有多少人會認同2歲就發平板?柯文哲主張2歲就發平板背後是什麼教育哲學?要達成什麼教育目的?市政府要推動E化教育,卻要依靠募款、捐贈為弱勢者提供行動裝置,又是什麼施政風格與執行力?

實在不解,當柯市長談話被各討論平台訕笑揶揄,教育體系對這樣明顯有違教育專業的瘋言瘋語,連路人甲乙都要嗤之以鼻的談話,竟然是「深感佩服、咸感充實、獲益良多」,不禁讓人好奇,這些國小候用校長一旦成為一校之長,會以什麼風格帶領教師團隊?又要帶給學校與小朋友什麼改變?

以筆者對教育現場的理解,年輕一輩的候用校長大多具有不錯的資訊能力,但從準校長們對柯市長的佩服之情看來,教育現場與教育人員恐怕更需要挑戰權威、批判思考的能力。

教育現場的保守狀態亟待改善
長期以來,縣市首長、教育行政主管習慣將中小學視為下屬單位,視中小學教育人員為執行政令的工具,當然也有不少學校校長、教師為了向上級輸誠,不假思索接受由上而下的教育指令,久而久之,教育現場成為一個官大學問大、難以改變的保守科層體制。

想要推動相關政策的首長,深諳教育人員怯於挑戰權威的特性,也時常藉此營造政策的正當性。例如,2007年9月台北縣長周錫瑋任內,台北縣教育局就曾於開學前召開校長會議,會中「一致通過」增加所屬國小每週的國語課上課節數。對於校長們百分百的支持,當時教育局也頗為自得,彷彿國語加課政策取得了高度的正當性。

殊不知,在總體課綱結構未調整時,增加國語課等於相對縮減其他課程的學習節數,試問,要相對減少什麼課程?由誰決定全面增加國語課?就算要增加某學科的節數,難道非得這樣由上而下、全面實施?除了國語課,其他課程不重要嗎?如果首長也要求增加英語、數學節數以提升生競爭力,那麼,教育體系又該如何回應呢?

別再一呼百應,要敢於挑戰權威
回到柯市長關心的資訊教育與創新能力討論,依現行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小三年級才安排正式的資訊課程,小學低年級不僅沒有相關課程,甚至也沒有多餘時間另行增加資訊課,更重要的是,年紀太小的孩子究竟是否需要規劃資訊教育?我們不免擔心,強調行政效率的柯文哲市府團隊,接著是否將在國民小學全面推動超出課綱範圍的資訊教育?

至於所謂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確定的是,創新能力不會在長官英明的土壤裡滋長,習於一呼百應、強調行政倫理的教育體系,只會扼殺由下而上提出政策訴求的可能性,恰恰正是這種投上所好、輸誠表態、形式主義文化限制了教育創新的可能。

再清楚不過,應聲蟲不會有創新能力,儘管早已光環盡失,不過,柯文哲這句「你們都有責任,把學生教笨了」,倒是值得參加對談的候用校長們參考。期待這幾位佩服柯市長領導智慧的準校長,也能有挑戰權威的勇氣與批判思考的能力。
 
【延伸閱讀】南海事件中的台灣,中共老美誰敵誰友?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