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用拼音

有幾次我在手機上傳訊的時候,因為沒有發現沒切換到中文,所以我常常會打了一串看似奇怪的英文發出去,朋友一愣,回:「你用拼音?」

最早開始學電腦打字的時候,中文輸入法主流是倉頡、大易、嘸蝦米這種拆字的輸入法,當然也有注音,不過自動選字的注音輸入法還不普遍,我又一直很懶得花時間好好去學倉頡等輸入法,所以打字也一直快不起來。

一直到大學安裝了自然輸入法這種可自動選字的輸入法,又為了要在BBS上跟人很快速的丟水球聊天之後,才開始慢慢加快的打字的速度。中間雖然一度有試圖想要學號稱輸入速度飛快的嘸蝦米,但當時打字已經算夠快了,所以也就沒有特殊的動力去學新的中文輸入法。

一直到2008年年底。

2008年年底發生了一件大事(至少在3C界如此),就是iPhone正式在台灣開賣。第一支正式進台灣的iPhone是iPhone 3G,而當時的中文輸入法僅有拼音和手寫。我一開始也如同多數的台灣使用者一樣選擇手寫,但久了之後覺得速度上實在太慢,雖然手寫的好處是你幾乎不用低頭看,只要用手指頭滑來滑去就可以寫字,但如果是在可以低頭專心打字的情況下,手寫實在是太慢了。所以從2009年開始,我就試著學習拼音。

學拼音這件事情其實對於從小學注音的人來說並不算難,只要把幾個我們本來比較容易搞混的音背起來(比如說ㄒ不是Si或Shi,是X;Si其實是ㄙ),有幾個比較特別的規則,然後搭配對照表,花時間常打,理論上就可以學會了。

但人總是有惰性,加上手寫輸入雖然慢,但當時也沒有那麼多一定要在手機上輸入的工作(2009年的時候還沒有whatsapp,大家都還很常用MSN),所以我也就有一搭沒有一搭的用,直到2011年。

行動裝置的兩年變化其實很大,到了2011年的時候不但有Whatsapp,也有LINE,還有FB可以傳訊。而雖然到了iPhone 4的時候就已經有注音輸入法了,但是卻是獨樹一格的聲母韻母兩階段式輸入法,對於習慣原本電腦上注音輸入法的人來說,真的是一種折磨(但我也知道有人超會這種輸入法,我一個好朋友用iPhone的原始注音輸入法幾乎可以比上我用電腦鍵盤打字......)。所以因為需求增加,加上iPhone上依然沒有好用的注音輸入法(除非越獄),所以我終於狠下心,好好練習拼音輸入法。

練習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直接把手寫輸入法關閉(這超重要),把對照表印出來用膠帶黏起來,折成一小張紙隨時放在口袋,然後走在路上等紅燈或是搭捷運的時候就拿出來看,有時候走在路上看道路牌、指標或是文字的時候,也都會默默想著這些字的音是怎麼拼。

另外還有一個方法,是我從某個部落格上看來(我忘了是哪一個),就是每個音都用一個常見的中文字去代替,當你把這些字的拼音都背起來之後,當要打同音字的時候,也就知道了。

我其實並沒有記得很清楚我是花了多久時間才在手機上真正學會拼音輸入法,如果從2011年年初起算,我猜應該是幾個月的時間。但有趣的是,雖然我在手機上開始用拼音輸入法,但我在電腦上依然是使用注音,而且我發現我已經練成了自動切換模式,就是拿到電腦鍵盤打字我就會自動想注音的輸入方式,而拿到手機因為看到的就是英文鍵盤,所以會自動切換到「拼音頻道」。

這邊講的拼音是指漢語拼音而不是威妥瑪拼音或是通用拼音,除了是中國大陸使用的標準之外也是許多外國人學習中文最常用的一種方式,也因此我有了額外的好處。

第一個是我可以輕鬆看得懂大陸有些「鄉民」的用法(就是在中文上面標註內心戲的拼音,很像我們會在中文後面括號注音表示內心真正的意思),第二個則是我剛好需要使用一位外國同事的電腦,他雖然會中文,但電腦中當然不會裝注音只有拼音,所以他看著我用著拼音打字的時候,也楞了一下,雖然這並不是很大的好處,但是偶而臨時要用到的時候,還算蠻方便的。

雖然有些人建議不要從手機上開始學拼音,「因為電腦打字的速度跟刪除錯字速度比較快,一開始在手機上學習,會比較拖延而導致效果不佳」,但我個人倒是覺得拼音因為有「模糊拼音」(就是類似的音可以通用),還有你可以把幾個字的首音打出來,手機會自己猜測你要輸入的詞彙或是句子,所以好處比在電腦上更多(可以加速更多),如果你真的有興趣學拼音,倒是不妨從手機開始。

當然輸入法沒有絕對好壞,目的只是要表達自己的意思而已,我自己是覺得學習拼音除了在手機上有幫助我打字變快之外,還有就是多了一種跟大陸或是外國人溝通的方式,是蠻值得的。

各位平常在手機上習慣用什麼輸入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