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的苦日子要來了

台北市塞車問題嚴重,台北市長柯文哲「再開除幾個局長就好了」的發言,無異提油救火,讓民怨更加沸騰。根據中國時報最新的民調,柯文哲的滿意度為47.7%,創下新低。

造成台北市塞車的原因很多,柯市府一開始也想把問題推給郝龍斌,製造「三縱三橫」是郝龍斌政策的風向,但最後仍不得不承認,三縱三橫同時動工是錯誤的決策。


柯文哲曾多次公開表示,「游的比鯊魚快」是他的止血哲學,不怕出錯、不怕失言,只要能迅速拋出議題、轉移戰場就好。實際上,柯文哲自己就是鯊魚,鎖定獵物,率先咬一口,引領群鯊圍攻。柯文哲一上任就找五大案開刀,動輒找一個案子出來救援。今天批馬英九、明天虧郝龍斌、後天酸蔡正元,網民關注什麼,他就講什麼,甚至疾言厲色的消費下屬,都是「鯊魚哲學」的表現。

但柯文哲慣用這一套,似乎已經漸漸不靈了。在柯文哲講出「換局長就好」之後,台北市交通局長鍾慧諭直接回嗆「若我不行,另請高明」,結果風向並不站在柯文哲這一邊,逼得柯文哲趕快改口,稱讚鍾慧諭「很有理想」,不會用一件事評估一個人。

柯文哲在九合一大選中勝出,網路扮演了重要的輔助角色。擔任市長一年多,柯文哲在玩網路這件事,政壇無人能出其右。但整天跟著網民炒短線,不斷製造大量的新聞,難免會出現「重術不看勢」的問題。當勢開始出現變化時,原本的玩法就出問題。柯文哲在選前一日北高,風光佔據大量版面,選後卻立刻被泛綠陣營檢討,認為柯文哲輔選的「首都改革陣線」成效不佳。

當民進黨全面執政之後,網路的風向就已經改變。萬惡的國民黨已經下台、無能的馬英九也行將就木,民眾已經不會再將任何事都歸咎給馬英九和國民黨。最近網路的聲量也已經開始出現翻轉之勢。

歷史經驗也可以看出,政黨和政治人物的起落,除了自己的表現之外,更重要的是看主要的假想敵。李登輝執政時,新黨從國民黨出走,成為唯一旗幟鮮明的「反李」政治團體;等到宋楚瑜和李登輝翻臉,親民黨立刻將新黨邊緣化;之後連戰開除了李登輝,於是又有了「連宋配」。

同樣的,2008年的陳水扁造就了馬英九、2016年的馬英九也是蔡英文最佳輔選員。打敗了原本強大的對手,就是自己成為箭靶、削弱的開始。

網路的世界,好惡原比現實世界分明,需要有絕對的壞人、可以怪罪的對象。當「馬維拉」不再能擔負「救援」重任,網民很自然就會尋找下一個能夠被怪罪的「壞人」。而鋒芒太露、政績平平、又不是綠營「自己人」的柯文哲,似乎是最合理的出氣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