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不開會就會死」的病,在老闆一念之間

關於上班族有多討厭開會,有一句幽默名言:「我們比開會更常做的事,就是抱怨開會。」你走在路上隨便抓三個人來問:「會不會覺得上班開太多會?」肯定三個都會說是,中途還會出現第四個人湊上來一起抱怨這件事。

的確,我們討厭開會但又不得不如此,彷彿上班是種「不開會就會死」的病,再苦也要撐下去。根據管理學者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的研究估計,企業執行長有40%的時間是用在「進行溝通」,包括蒐集資訊、傳達與告知資訊等等。我自己只是個基層員工,也曾經統計自己的上班時間,發現大概有三分之一被會議占據。

不論高階經營者或基層工作者,如果能有提升會議效率,搞不好我們就不用加這麼多班了!畢竟上班時間就是這個數量,我們只能拿來開會,或拿去做事,二選一沒有例外。少開會讓大家多做點事,有什麼不好嗎?

開會效率的原則,也就簡單四點

讓開會時間減少的技巧,一點也不困難。前不久看過一篇流傳甚廣的文章,是臉書創辦人左克伯(Mark Zuckerberg)的會議技巧,第一是開會前要明定一個清楚的目標:「我們聚在會議室裡,是為了做決定,還是只是討論?」

如果這個會議要做決定,大家就別閒扯了,如果是要討論,就得看第二項技巧:「參與會議的人,要預先繳交開會資料。」每個與會者都要先提出資料、也看過別人的資料,帶著想法進會議室,立刻討論決議,而不是大家姍姍來遲,到場之後才驚覺「什麼?我也是看報告才知道!」

提升會議效率的商業書很多,但原則大概是底下幾項:

1.釐清會議目的:是為了決策,為了解決問題,為了創意發想,或只是為了凝聚向心力。

2.嚴選出席者:要是能做決定的人,要有相關知識、足夠專業的人,而且不要找太多人,否則會議會被拖得很長。

3.確認開會形式:不同會議目的有對應的效率方式,比如創意會議需要腦力激盪原則,決策會議可以用採取時限制(站著開會),解決問題可以導入「世界咖啡館」技巧等等。這不是一篇文章說得完,大家可以再去找延伸資料。

4.做好會議紀錄:沒有後續紀錄,很容易變成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了又不追蹤檢討,下次開會繼續鬼打牆,有一種déjà vu的既視感。

原則大家都懂,問題癥結在老闆

開會要有效率,原則大家都懂,但明明大家都懂,我們開會卻依然無效率。這裡大膽說一句:問題的癥結在老闆,不是員工;得從上位者做起,而不是基層人員。

曾經身為商業雜誌編輯,和同事努力企畫了開會效率的專題,原本大家都非常看好這個題目,最後銷售狀況平平。那年年底在書展現場,我充當雜誌業務員努力向大家推銷,說這期內容多麼精采,肯定實用,結果來選購的上班族卻都興趣缺缺,大家異口同聲的說:「要不要開會不是我能決定的,而是老闆說了算,我學開會更有效率的技巧有什麼用?」

我恍然大悟,原來市面上所有會議技巧的商業書,是寫給老闆看,而不是我們這種小螺絲釘看的。除非老闆像左克伯一樣要求成員「開會前有明確目標」、「預先繳交開會資料」,而且自己嚴守「限定時間結束」、「會後持續追蹤」等原則,否則再多技巧也無濟於事。

開會要有效率這件事,只要老闆想做就做得到,而老闆也是唯一能改變會議的進行方式、開會效率的人選。當然如果你是小主管,還是可以在自己的部門裡推動改變,只不過當你去參加更上層或跨部門會議時,還是得要更上層的主管決定。

如果老闆喜歡跟小朋友聊天,那會議進行的速度絕對快不起來。如果老闆喜歡掌控局勢,但又忙到沒空事先消化資料,只能到會議室之後再開始閱讀、聽報告,然後用幾分鐘表達意見,那其他與會的人也只能一起聽報告,等老闆裁示。如果老闆覺得他的工作就是開會,開會就是工作,那當然會會相連到天邊,只好等加班時間才有空做自己的事。

能不用開的會,就別開了吧!

為了嚇阻各位小主管、大老闆召開會議的慾望。在這裡提出會議成本公式:

開會成本=與會人數 × 開會時間 × 個人時薪
思考一下每次開會耗去多少金錢費用與時間成本,而且還是用與會者進行其他工作的機會成本換來的。下次想要開會之前,請警惕自己一下,是不是得了一種不開會就會死的病,沒必要的會,真的,真的不用開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