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張景森害慘了蔡英文
人不輕狂枉少年,一味輕狂、恃寵而驕,卻會給人「少不更事」的惡劣觀感,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一切,都是因為內定政務委員張景森的輕狂,譏諷文林苑王家都更暗示「史上最KUSO的一場社會運動」,還譏諷當時聲援者的熱血人民「X!真可憐」所致。
語不驚人死不休,張景森的任性輕狂,讓還未上路的蔡英文陷入危機。
還沒有正式執政,就已經有許多人在打賭,賭蔡英文和林全的新內閣「能撐多久,會不會比唐飛短命」?
甚至,更多人在賭的是「張景森會不會創下還沒上任就下台的閣員紀錄,超越宗才怡」?
潰不成軍的國民黨,從此不需要反省,不必向人民道歉,突然收到「天上掉下來禮物」,士氣大振,又開始對尚未就任的新政府指三道四,磨刀霍霍!
怎麼又是張景森?許多人跌足嘆息!
更多認識張景森的人卻只能嘆息,永遠長不大的張景森,果然又是麻煩製造者。
早在二十幾年前,張景森就是如此的輕狂囂張,口不擇言。
那是在一九九四年,陳水扁才剛贏得台北市長選舉,幫阿扁寫市政白皮書的張景森志得意滿,我和幾個記者找他在仁愛福華喝咖啡,意興風發的張景森突然說,在陳水扁勝選之後,他「每天都攤開台北縣(今新北市)地圖在研究…」
那時,陳水扁才剛當選,張景森也很可能是台北市的都發局長人選,怎麼會撈過界,去管台北縣呢?
望著我們幾個人的滿臉狐疑,張景森得意微笑,他手舞足蹈地說,他覺得台北市要發展就要把松山機場遷走,遷去哪裡呢?張景森狂笑地說,他怎麼看就是覺得該遷去三芝,「去破壞李登輝的龍興之地」。
本來遷建松山機場就是一個嚴肅的課題,然而張景森如此一說,竟變得是如此地不正經和充滿陰謀論,無事生波,張景森跨了界還亂扯,只是給了記者大寫特寫的炒作話題,當時的李登輝當然心中不快,陳水扁也因此灰頭土臉。
這就是張景森,他從來沒有尊重各機關權責的觀念,想到那裡就說到哪裡,而且語不驚人死不休,人來瘋,二十多年以來如一日,從沒有因為歷練和成長而改掉他目中無人,天馬行空的狂傲。
張景森為什麼如此狂傲呢?
少年得志大不幸,正是張景森的寫照。
台大城鄉所祖師爺級的教授王鴻楷曾經在受訪時指出,張景森應該是台大城鄉所教過最聰明的學生了,反應機敏,聰明過人,才讀台大城鄉所碩士班,城鄉所就要他「不要浪費時間讀碩士了」,直升博士班。
台大城鄉所原本規定學生畢業之後,不能直接留在城鄉所任教,需要到外闖蕩歷練幾年,然而,張景森太優秀了,城鄉所教授群竟然無異議破例,讓張景森博士班一畢業,直接以助理教授在城鄉所任教。
台大城鄉所大力栽培張景森,沒想到張景森也成了台大城鄉所師生從此說不出的痛!
平步青雲,張景森少年得志,他找了幾個碩士班和博士班的學生,幫參選台北市長的陳水扁寫政策白皮書,開啟仕途。然而,暴享大名,權力在握,張景森也因為十四、十五號公園拆遷爭議,不但違反了城鄉所的基進主流思潮,只想建設不顧原居民的生活被傷害,更對師長口吐惡言,變成了城鄉所抗爭的象徵對象。
關鍵,就是張景森自視聰明,篤信權力萬能,將公共政策的專業隨手揉捏。
我個人也有個張景森把「公共資源」當「情義資產」的記憶。那是在2001年1月,那時,我是台灣第一個網路原生報《明日報》的創辦小組,也是短命的《明日報》的「善後小組」,當我正在處理繁雜的《明日報》將倒閉的龐雜難題時,突然接到張景森的電話,他很關心和惋惜《明日報》撐不住,但電話內容卻讓我既感激又冷汗直流。
當時已任職經建會副主委的張景森在電話裡要我去找詹宏志和王健壯再討論討論,看能不能再多撐一、兩個月,張景森說他可以想想辦法,當時扁政府正要推動「知識經濟」,他想一想能不能找一套說法,把《明日報》納入「知識經濟」,由經建會找資金補助…
這就是張景森,他聰敏機靈,永遠想得到辦法,政策都可以當工具,法規都能想到新的說法。然而,他的「好意」,卻是不可承受的重,讓我們雖然感激,卻敬謝不敏。
詹宏志、王健壯當然是「婉拒」,媒體是社會公器,接受政府資金補助,太不合宜;當時雖然沒有NCC,當媒體的主管機關是新聞局,不適合由經建會越俎代庖,而新聞事業本是良心事業卻變成是「知識經濟」?駭人聽聞。
已經自信過頂的張景森,卻從來沒有想這麼多,他想到就做,就是這種性格,也因此他後來因為政商互動踩了許多紅線,惹了一身腥。
這更是張景森雖然是陳水扁最早的團隊,但陳水扁卻只肯讓張景森當七年的經建會副主委,只能當幕僚,不肯扶正的原因。
因為陳水扁知道張景森是「點子王」,「八一○○,台灣啟動」、「五年五千億,新十大建設」、「兩兆雙星」、「一周一利多」…張景森永遠有辦法拿出一套又一套的方案,是陳水扁時代有求必應的絕佳政策幕僚。
然而,張景森卻不適合當帶兵官,站上檯面就管不住他的自負與自大,天馬行空,口無遮攔,製造的麻煩永遠比立下的功勞還要多。
可惜,蔡英文和林全對於張景森的了解,只看到他的腦袋,沒看到他的嘴巴,最重要的是沒有去好好了解一個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嶄露頭角的人物,為什麼陳水扁只用做幕僚的原因,竟讓張景森擔任比部長還要大的政務委員,憋了多年的張景森,當然如脫韁野馬了…
麻煩都是自找的,有些人只能是藏在暗處的幕僚,不適合端上檯面,既然重用了張景森,蔡英文和林全,也只能自食其果吧!
【作者 黃創夏/媒體野武士,曾任《新新聞總編輯》,信條:手握修羅刀,足證菩薩道!】
---------------------------------------------------------
《觀點發聲》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
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Yahoo奇摩新聞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看法,提出你的觀點。請看---->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