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吧!沒有「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回事

台灣人熱愛工作是出了名的。如果你不相信,請走進便利商店翻開商業雜誌,看裡面怎麼描寫成功人士──不論他們的豐功偉業是哪種類型,其中必有一點是你我所不及:他們熱愛工作(或者說,工作狂),每天上班十幾小時乃家常便飯,別人在休息他們在努力,所以成功。

如果你身為求職者,膽敢在面試時說自己很強調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接下來有八成機率會被說是現在年輕人太沒競爭力,已經不願意打拚。

從前我上班時,同事間流傳著某個大老闆的小故事:當年他創業維艱,每天埋首工作有如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某天老闆終於偷了個閒,起床和小孩一起吃早餐,結果看到孩子在餐桌前翻參考書,原來當天是期中考日。老闆當下就對孩子說:「今天老爸開車載你到學校,讓你多點時間準備考試。」孩子一聽高興的不得了。

兩人上車之後,老爸開車,孩子低頭念書,二十分鐘後抵達校門口,下車的孩子卻傻眼了:「爸,我已經上高中了,你載我來國中母校幹嘛?」

沒錯,這位大老闆是把公司業務翻倍成長的成功企業家,但卻搞不清楚孩子現在念幾年級。你可以想像,有個年輕求職者對他說:「我很重視生活品質,不願沒日沒夜恆常加班」的時候,他心裡對你的看法。那是上個世代的成功觀點。

工作絕對高於生活,請你別癡心妄想

我們現在喜歡講「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過這句話也有盲點:如果社會上的大家工作與生活都很平衡,那根本沒人會強調這件事的(一件自然又普遍的事,怎會需要強調呢)。正是因為你我的工作與生活太不平衡──而且是極度偏往工作那邊──所以才有人說出需要平衡的訴求。

承認吧!在台灣的我們,當口中說出「工作」與「生活」兩個詞的時候,工作的地位遠遠高於生活。

對於公司裡最早來、最晚走的同事,我們給他尊敬。一個終日待在急診室待命的醫生,我們覺得他更可靠。一個為了服務客戶,24小時on call的業務員,我們覺得他比別人有競爭力。但如果有個同事幫你介紹新朋友,描述說他這個人很懂過生活,喜歡品酒或郊遊,我們心裡大概都會認為,嗯,你應該家裡不愁吃穿,所以有空玩這些五四三……

我們好尊敬「工作狂」,內心深處卻多少有點輕視這些「生活家」,大概是台灣人優異的水牛精神、蜜蜂嗡嗡嗡熱血寫在DNA裡的關係吧。老實說,講到工作請你一定要比別人努力的時代,差不多該讓它過去了,不是說努力不重要,而是除了工作之外,這世界還有很多值得花時間去投資的事物,這些事物有助於我們走出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模式。

好吧,那就來個「工作與工作的平衡」

我一直覺得,高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沒用的,因為我們內心先天就認為「工作理應高於生活」。所以應該換個方式想,到底什麼才是工作,什麼才是生活呢?只要把定義轉換一下,就有助於我們脫離這個漩渦。

過去我們認為,跟賺錢有關的才是工作,其他算是生活。但現在我們可以這樣想:其實沒有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因為工作與生活根本是同一件事──把健康顧好也是工作,陪父母出遊,跟女朋友約會也是工作,自我進修是工作,完成自己的夢想更是一種工作。工作是我們為了活下去,每天在做的事情。

所以,沒有什麼「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問題,我們有的,只有「工作與工作平衡」的問題。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是一種工作,把身體健康顧好也是一種工作,找尋自己的人生目標更是一種工作,戀愛或是和朋友聚會的時間,都是我們為了活下去必須的工作。

把生活分成幾種工作,調配比例去做

管理思想家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你拿什麼定義自己》說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在我看來是個誤導人的講法,因為這個說法暗示工作和生活是兩件不同的事。生活的絕大部分就是工作,有的部分單調無聊、有的部分賺很多錢、有的部分本身就值回票價。關鍵在於『工作的平衡』。」

韓第把自己的工作分為四種:

1.賺錢的工作:只是用來維持生計、純粹為了收入而做(常常一點也不有趣)。

2.家庭工作:洗衣、燒飯、教育小孩、打掃、陪伴父母等等。

3.奉獻性工作:回饋社區、當義工,成為一個對社群有貢獻的人。

4.終身學習工作:讀書、寫書、研究有興趣的事情,讓自己持續成長。

這四種工作要維持均衡(每個人的比例不同,有些人希望多賺點錢,有些人可以少賺錢、但多和家人相處),所以,其實沒有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問題,只有工作與工作平衡的問題,因為不同類型的工作混和在一塊,做起來就愉快了。

請記住,「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把人生必須完成的事情都當成某個種類的工作,給予一視同仁的重視,唯有如此,才不會在夜深人靜的晚上,總是感慨於自己始終在做別人給定的事情,除了賺錢到底還剩下什麼?

人生過得好不好,只看怎麼規畫自己的各種工作。你可以選擇賺多點錢或賺少點錢;選擇多追一些夢想或少追一些夢想,工作並不是沒有彈性、被綁死的宿命。人生很長,我們隨時都能選擇應該完成的部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