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給放「無心假」嗎?

根據勞動部公布的最新統計,9月通報實施無薪假的企業家數、勞工人數達到年度新高,共有26家公司、1233名員工正在放無薪假。雖然比起金融海嘯時破萬的人數還有一段差距,仍然激起不少討論。在這裡我們換個角度,把企業與員工的立場顛倒,看會發生什麼。

上班心情差,能放「無心工作」假期嗎?
身為一個員工,如果我對老闆說:「基於近來天氣太好,每天關在公司裡導致心情景氣很差,請老闆共體時艱,讓我放個無心上班的假期(簡稱『無心假』),薪水照領,等我心情變好之後就會回來上班。」

眼看老闆一時失語,我再度強調:「『無心假』不是苛待企業,而是員工追求職涯永續不得已的手段,是被迫採取的短暫陣痛措施,雖然老闆很痛苦,但身為員工的我,難道不無奈嗎?」

老闆的表情變得很奇怪,不過幸好資本部跳出來幫我講話了:「請企業不用擔心,政府已經準備200億就業安定基金因應,放『無心假』的員工可以獲得補助,休假期間可以來參加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補助費用雖然沒有很多,但也不會是隨便開的『無心價』啦。」

希望我發明無心假得到搞笑諾貝爾獎似乎不切實際,但以上情節請不用覺得太荒謬,如果把企業和勞工的立場顛倒回來,差不多就是我們面臨的無薪假現況了。

企業與勞工,立足點不平等
台灣企業與員工的地位差別之大,連平等的邊都搆不上。無薪假原本是金融海嘯期間一時的緊急措施,沒想到經過幾年的演變,卻正式化、正當化到成為勞動統計數據,以及政府補助的項目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把所有無薪假都污名化。如果企業是為了因應緊急的獲利或人力調整,與員工充分溝通後才實施,並且事後對員工給予津貼或其他方式的補助,也就沒有什麼不公平的。但目前許多企業實施的無薪假,只不過是變相減薪罷了──無薪假前有與員工討論的空間嗎?無薪假時不用待命準備支援嗎?無薪假之後有任何補助措施嗎?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否定的,當然值得批評。

無薪假背後,是否有結構因素?
就管理學而言,任何異狀發生時,必須先判斷它是例外情況(只發生一次),還是反覆出現的結構性問題,才有可能提出解決方法。若問題只是例外或意外狀況,只需要解決這次的成因就可以;但若是反覆出現的結構問題,只治標是無法治本,甚至可能會愈補愈大洞、使問題加重。

如果台灣的無薪假,已經從金融海嘯的突發事件成為一再重複的常態,那麼我們擔心的就不只是無薪假本身,還有它背後的結構。遭到無薪假的員工是生產線還是中高階?無薪假發生在哪些產業、哪些企業?扣除季節因素後,有沒有長期增加、範圍變廣的趨勢?

對於無薪假,我們還有很多問題可以問,它不只是個別公司的管理問題,更是台灣勞資平權議題、產業政策前景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