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矛盾的「柯文哲情結」?

作者/黎明 (自由作家)

前年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慘敗,最終演變成骨牌效應,今年的總統立委選舉,國民黨也以慘敗作收。猶記得九合一選舉時,不少人分析民進黨勝選的因素,是因為台北長選舉的「柯文哲效應」外溢所致。不過時至今日,柯文哲因為台北市大塞車等諸多政策爭議,光環逐漸消失,這樣的「外溢」效果是否將反噬民進黨,讓趁勢而起的綠色執政蒙上陰影,恐怕將是未來幾年政壇上可以高度關注的話題。

尤其更引人注意的是,在民進黨全面執政後,藍綠心目中的「柯文哲情結」,也可能產生矛盾。原本對藍營支持來說,柯文哲是扳倒國民黨執政的大推手,對其應該恨之入骨;對綠營支持者來說,柯文哲因民進黨支持而竄起,可作為民進黨結合「白色力量」的典範,理應愛護有加。

但年初的大選慘敗,國民黨氣弱游絲,展望未來四年,國民黨要找出一個政治明星可以和蔡英文在下次總統大選裡一對一決戰獲勝,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最大的機會,就是柯文哲出戰2020年總統大選,造成三強鼎立之勢,柯文哲瓜分綠營票源,國民黨才有勝選機會。

在此情況下,國民黨及其支持者看待柯文哲,恐怕就得拋開「政黨論替」的仇恨,而必須以「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角度觀之。而且,一方面不能讓柯文哲的聲望崩跌,一方面還要分化柯文哲與綠營間的關係,才有可能。

這樣矛盾轉換的情緒,同樣發聲在綠營。就民進黨來說,「綠大藍小」的基本盤在兩次選舉裡已然確立,民進黨要長期執政,要掃除的最大障礙,就是和民進黨「有點麻有不太麻」的柯文哲所代表的「白色力量」。假如柯文哲持續保持聲望不墜,受到最大威脅的,反而是民進黨,而不是國民黨。

從這個角度觀之,分化柯文哲與綠營關係的工作,不需國民黨代勞,早已是「現在進行式」。從綠營市議員在台北市對柯文哲批判力道的加強,與民進黨立委對北市府施政的冷嘲熱諷,都可見到端倪。只是這樣的力道要強到什麼程度,恐怕是民進黨及其死忠支持者都很難拿捏的。畢竟柯文哲代表的,是民進黨所謂的「改革力量」,若此形象一夕崩壞,民進黨也很難自圓其說。

雖然柯文哲聲言不會出戰2020的總統之戰,但2018年的台北市長選舉,卻可能有極大的變數。民進黨既以全面執政,「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是否還會禮讓柯文哲選台北市長?禮讓,則柯文哲雖可能連任,但連任後挑戰民進黨的可能性猶在,甚至不排除成為裂解民進黨「第三勢力」的旗手。不禮讓,以柯文哲的草莽性格,很可能2020就提前出馬參選總統,如此民進黨要繼續執政,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政治詭譎多變,誰也料不到今天的敵人,會不會成為明天的朋友。民進黨、國民黨和柯文哲之間的關係,就是很好的例子。這樣的三角關係,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政治利益極大化,也是檯面上政治人物即將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