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微調不如薪水微調

不滿政府「課綱微調」的過程不符合民主程序,一群已經抗爭很久的髙中、高職的學生們終於採取了和去年春天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衝進行政院一樣的激烈手段,進入了防衛鬆懈的教育部部長辦公室。檢警雙方立刻以處理刑案現場的方式當場用手銬和繩子逮捕了包括記者在內的所有「現行犯」,教育部也立刻向法院提出 控告,最後釀成反課綱北髙聯盟發言人林冠華在二十歲生日當天燒炭自殺,留下生日唯一願望是「退回課綱」。


以上的敘述是我憑著個人的判斷所 寫的。如果要模擬「課綱微調」的概念來「微調」一下,那麼應該刪除「過程不符合民主程序」,加上「一群在反對黨背後操控的年輕台獨份子」。關於太陽花運動 的描述也應該微調成「非法霸佔並且癱瘓立法院」及「暴力攻打行政院」。關於檢警的處理也應該微調成「由於人手不足,只得做出在法律範圍所允許的適當的防衛 措施,但是仍然捍衛台灣得來不易的新聞自由。」最後刪除關於林冠華自殺身亡的所有描述。這樣便是所謂的「微調」。這樣的微調,可以輕易把一場由年輕人主導 的波瀾壯闊的公民運動調整成暴民暴動,把一個年輕人以死亡來抗議的沈痛悲憤變成輕如鴻毛,在歷史中輕輕消逝。

我們來比較這次教育部針對歷 史課本上的微調。在近代台灣部份是增加了宋代和元代在澎湖所做的建設、列強興起殖民地擴張和鄭氏王朝滅亡、清朝在台灣的現代化建設、日本時代中國在思想上 對台灣的啓蒙、日本人對台灣人的殖民剝削。減少或刪除了台灣在大航海時代的角色、台灣和世界的連結、鄭氏王朝和國際接軌、日本人對於台灣的建設的描述。在 中華民國統治台灣部份,強調各方面的建設和成就,強調經濟成果,刪除文化發展和環境的影響。在兩岸關係部份,不提中華人民共和國存在的事實,只用中國大陸 這樣模糊的字眼。這樣便是所謂的「微調」。這樣的微調,做為一個曾經透過海洋和全世界連結的台灣不見了,它成了附屬在中國的邊陲小島。

對 於這樣的矛盾和荒謬,我一點也不陌生,因為我曽經參與公共電視的「打拼----台灣人民的歷史」紀錄片的編劇統籌工作,光是這件工作漫長坎坷的過程本身, 就充滿了矛盾荒謬的戲劇性,使得這件工程一再拖延,就算是大功告成後因為某些立法委員的強烈反彈,公視也採取了非常低調的方式選擇了很冷門的時段播放。最 後公認的結論是當時的台灣,對於自身歷史的認知是分裂的,所以並不是製作這樣紀錄片的適當時機。果然這樣的認知分裂的情況至今仍然沒有改善。

在編劇統籌的 過程中我有一個很珍貴的心得,那就是台灣在世界文明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貢獻是最早出現在台灣的南島語系民族,他們向東向南遷涉,透過航海技術到達其他各島 嶼,發展農耕漁牧技術。台灣在大航海時代浮出於世界歷史之後,便是一部被不斷被外來政權佔領、出賣和剝削的悲慘歷史,就算是有建設和發展,也都是為了佔領 者本身的利益和目標,對世界文明甚至和平毫無貢獻。如果要用「打拼」這樣比較正面積極的字眼來形容台灣人民的歷史,或許「抵抗」,甚至於「剝削」都會來得 更接近歷史真相。

這樣「剝削」和「抵抗」的歷史宿命,繼續存在於此時此刻以「民主自由法治」為傲的中華民國台灣,此時此刻被剝削的對象竟 然是新世代的年輕人,他們成長於腐爛的教育體制下,生活在一個已經被破壞殆盡的環境中,更可能面臨失業、低薪,沒有能力購屋、結婚生小孩的狼狽不堪的人 生。

新世代的年輕人在許多方面都擁有比父祖輩更好的能力和更多的知識,但是他們只能扮演無用武之地的英雄,甚至小丑。有「剝削」就有「抵抗」,雖然林冠華 的自殺是起因於抗議課綱微調,但是我覺得更接近事實的是在於年輕人有了被「剝削」的憤怒之後的「抵抗」,不惜用死亡做為最沉痛的控訴。所以政府要做的事情 當然不是去微調歷史課綱來証明自己的正當性和貢獻,而是積極從政策面改善整體社會經濟的結構和體質,真誠的為人民找回公平和正義。當年輕人連生存下去的條 件都受到了剝削和威脅時,微調薪水遠比微調課綱來得重要多了。


■ 新聞專輯╱課綱微調掀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