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點的孩子,怎麼辦?

文/宋慶瑋

12年國教的16字真言:「有效教學、適性輔導、補救教學、多元評量」。其中補救教學源自於2006年以來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補助各地方政府全面推動弱勢且學業落後學生之補救教學,提供學習成就低落之國中小學生多元及適性的學習機會,以弭平其學習落差,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實施近3年的12年國教教育改革,補救教學所列的經費非常之高,以本市為例,104年教育部補助的總經費為6千餘萬元,參與的學生數佔在學數近3成。這些接受補救教學的學生,是否真實的達到預期的進步水準,或是達到預期的目標,相信身處教育現場的教師才有最真實的見證。

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網頁: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資源平台,獲得充分的資訊看來,整個實施計畫非常的完整,也不斷地做修正,讓基層學校有了依循的方向與實施的方法,這點不得不讚佩教育部的用心與努力。然而政策實施近3年來,基層學校所遭遇到的問題,與是否真正達到補救教學的目標,其實已有明顯的落差,不得不讓人反省與深思。或許透過政策推動的困難,反饋政策制定時的不足,不斷地修正,才會有更合宜的教育政策產生。以下針對國中端的現況,以大多數一般地區(非偏鄉)為例提出淺見:

國教制度遠因
1968年9年國教實施至今,大幅提升學子的受教機會與國民的素質。然而教育普及了,國教升學壓力減輕了,但是學生程度有提昇嗎?恐怕每個人的看法不見得一致。小六升國一、國三升高一,通通有獎「畢業」,這樣的教育制度,讓後面階段承擔「補救教學的壓力」,尤其尚在國教階段的國中,小六畢業生程度參差不齊,城鄉又有落差,進入國中又得常態編班,教師實施教學常力不從心,雖然心想不放棄每一個孩子,但落後孩子常會拖住整班的教學進度,因而必須透過「補救教學」手段讓孩子趕上程度,但是真有那麼容易嗎?

時間選擇限制
國中生家庭大部分希望孩子上完第8節輔導課再放學,這點可能是全國一般地區的普遍現象,所佔的比例也最高。有此現況,在第8節後多留第9節上補救教學,孩子的意願及教師的意願雙重都低。

而依照規定,早自習、午休、正課(1~7節)都不能實施,每週一到五唯一可用的就是第8節課。若班級或是學校已開設第8節,勢必與補救教學的時間撞期。原班開設第8節課主要是複習,在常態編班制度下,教師多上一節課,對於班級的授課時數與學生的學習都是正向的幫助。但為了上補救教學,原班開設的第8節輔導課就必須捨棄。若選擇週六實施補救教學,恐怕學生與教師的意願更加低落。最後只得選擇寒暑假。然而許多「應該」到校參加補救教學的學生,寒暑假的意願也非常的低落,最終學校只能在寒暑假學藝活動的下午階段勉強安排,但實際能參加的學生並不多,這是一般地區選擇補救教學開設時段的真實現象。

學生意願不高
依照規定參加學生資格,必須經過「學校學習輔導小組」認定,其實門檻非常的低,只要有意願幾乎人人皆可以參加,問題在於學生的學習意願不高。達到補救教學實施對象的學生,其實隱含著非常多的學習落後因素,有些孩子是單科學習落後,有些孩子卻是多科學習落後,更有些孩子是根本不想學習。這些學習落後的孩子,不是在現階段學習落後,有可能是國二生卻只有小二程度,這樣的狀況比比皆是。教師在常態編班的教學狀態下,要翻轉、要差異化教學、要……,不是學者專家可以想像的容易。再加上國中小教師有太多時間必須耗損在班級經營與學生輔導與管教的時間裡,其精神、體力的透支不是參加一場叫好叫座的演講、研習回到現場就可以迎刃而解的。

教師難言之隱
大多數的教師都具有高度的愛心,也希望將每個孩子都帶上來,但是長期的制度耗損(零體罰、混才施教、各式評鑑、中輟生輔導、學校例行活動、統合視導……),讓基層老師面對補救教學的額外時間付出時,大家都興趣缺缺。尤其參加的孩子最少得6人編一班,這已經是下限,教師在下班後、假日或寒暑假學藝活動外,再參與補救教學,相信都是情義相挺,非自己體力所能負擔。即便是一個班6個學生,卻有6個程度,怎補救教學?教師有難言之隱啊!

程度落差複雜
最少6人,最多不超過1人,這些孩子已經是落後的孩子,教師如何將每一個孩子教到會,恐怕難上加難。表面上這些孩子不需要花任何學費,但這並未能吸引孩子參與。補救教學還是班,不是一對一,就很難針對固定孩子設計教學方案。假設某國二的孩子數學只有小二程度,教師必須回到孩子的起點行為予以補救,完成了再往前進度,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補救教學都是開班,非一對一家教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怎可能讓孩子進步?教育部雖然有針對受補教教學的孩子實施線上測驗,但大家都知道最後是怎麼完成的,做一百遍的線上題目最後也會「答對」啊!

校際作法不一
從經費的申請額度可以看出許多端倪,班級規模大小不論,有些學校申請經費非常高,有些卻很低,何故?教育部的態度是有申請就「通通給」,就怕你不申請。為何校際之間參與補救教學的數量差異那麼大?主因是學校非常有「技巧」。將原本參加第8節課的孩子抽離出來另外成班,免繳費,但仍還是在第8節課實施補救教學。另外也有將第8節課全部納入補救教學範疇(偏鄉居多),有了補救教學經費挹注,第8節課因而開設。至於是否有以補救教學經費轉用於第8節課鐘點費上,在此不敢妄加臆測。只是數量大,經費申請多的學校,即便是同一個區,校際做法不一,不禁會引人遐想。


線上測驗迷思
除了參加補救教學的學生必須參加教育部線上前後測測驗外,每年9月的期初測驗更要求學校無論城鄉偏遠,均必須有30%的學生參加線上前後測測驗,主管機關與期末時會不斷地來文提醒「施測率」是否達100%,最終結果可想而知,參加學校「一定」達成。或有參加的學生多有中輟情況未到校施測,最後校方也只能以「結案」方式完成。再者,未通過測驗的學生可以重複測驗,同一個題目不斷施測,且在電腦教室你我互看的情況下,幾乎也會通通過關,這下資料總彙集到教育部,經過補救教學的實施,全部100%達到進步的目標。

補救成效有限
教育部推動12年國教實施補救教學,年度經費非常可觀,教師都非常努力用心配合因應,但是制度是死的,補救教學不是一對一就不會有大成效,充其量將20~30分的學生拉升至30~40分已算了不起。個人深耕於基層30年,看到的是國家教育經費的虛擲,看到的是重視漂亮數字的迷思,更看到了基層學校為了此政策的無奈因應,我不禁要問,我們的教育政策走對了嗎?這麼高額的經費如果換成營養午餐補助,或可讓很多孩子溫飽許久,但是形式上的補救教學真有讓孩子程度提升了嗎?若有,標準化國家測驗國中會考一定會大幅成長,真正的結果呢?

具體建議

個人建議:

1.目前小學階段需兼具身份弱勢及學習低成就方符補救資格(國中僅需學習低成就),但國小更應全面補救,才更具效益。

2.因為補救教學進行時間屬課後時間,無強制性,若家長無配合意願,則影響學生補救之實施。況且要接受補救教學的孩子本就對學科(國、英、數)學習意願不高,是否將此經費開設「社團」、「技藝」等課程,讓孩子探索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長才,不要再鑽營不喜歡的學習。

3.教育部已研發國英數補救教材,但未加以積極推廣,建議應以此為補救實施之主要依據,方有檢核機制。

4.線上施測一學年3次,學生意願低落,淪為形式,更造成行政負擔,難以實質測出學生成效,建議應當期教學後即施測,立即檢視學習成效。

5.補救師資難覓,建議應列入師培必修學分。

最後,我認為針對部分有意願的孩子,仍是可以開設補救教學,尤其是弱勢或是文化不利的地區,但必須是一對一的家教形式,不要再迷思線上測驗達成率,那是真是假,大家心裡有數。錢要花在需要與有效的地方,每年數十億的補救教學經費,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要深自反省政策的得失,真實地為培養國家人才。

(作者為桃園市立福豐國中校長)
 
【延伸閱讀】對不起,我的生活失控了,只好控制你

※本文由獨立評論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觀點發聲》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
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Yahoo奇摩新聞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看法,提出你的觀點。請看---->投稿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