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夯未來工作:到德國當都市農夫!

除了種植作物以外,農場就像是社區成員休閒交流、孩童嬉戲的公園。Photo:連國王
除了種植作物以外,農場就像是社區成員休閒交流、孩童嬉戲的公園。Photo:連國王

文/連國王


「都市農夫」是目前全球最熱門的未來工作,要怎麼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種田、,怎麼當一名快樂的都市農夫呢? 預見未來城市第四集,德國公民島連國王帶你看懂德國大規模都市農場。

Motte社區農場

這次採訪的重頭戲,社區農場「Motte」,是屬於Motte社區發展協會的其中一個主題(其它還有音樂、戲劇或者體育等等)。農場成員都是附近居民自發參與,從年輕學生、帶著孩子的中年夫婦到退休的長者都有,成員有來自日本、美國、哥倫比亞的移民或國際學生,透過合作耕種互動交流,融入德國社會。

農場主題裡有許多小組社團,養雞的社團,照顧農園的社團,還有養蜂的社團,甚至有搶救有機剩食的社團。各個社團彼此獨立運作,又互相合作。例如搶救剩食的社團會將食材提供給農園社團製作有機堆肥,而農園社團的農地裡有部分適合蜜蜂採蜜的花朵,供養養蜂社團的蜜蜂。

Fabian和用剩食做的有機堆肥。Photo:連國王
Fabian和用剩食做的有機堆肥。Photo:連國王

農園社的成員在春夏季每週固定見面,每週一天的下午,大家一起做農務,然後一起喝個茶,用農園裡的香料、食材搭配上搶救剩食社團的食物,一起烹飪,聊聊彼此的生活,規劃農園接下來的發展等等。

農地裡種的作物很隨性,有香草植物,番茄、辣椒、茄子等作物,人類可以吃的花朵(如百合),和給蜜蜂吃的花。除了地面上的農場,還有層層疊疊的培養箱,裡面是每年春天新播種的蔬菜或香料。這個農場裡所有作物都是有機的,不施用化學肥料和農藥,肥料就是有機剩食製成的廚餘堆肥。

這次和我接洽的是Fabian,大學專業是資訊的他,畢業論文要做一個資訊平台,因此開始和這些地方社團接洽,希望建立一個共同平台(Grüen Anteil),讓有興趣加入都市農業的城市居民,可以快速地找到附近的都市農場,也讓各個農場增加互動,交換種子、經驗或是借耕種的道具。以GRÜNER GEHT‘S IMMER(綠地越來越多)為標語,Fabian的畢業論文計畫得到政府補助、美夢成真,現在Fabian持續擴展網站的功能,並在Motte中和成員們一起經營農場。

都市住宅區中的大雞舍

Motte農場所在的公園,原來是一塊停車場空地,三年多前,地方政府向Motte協會接洽,願不願意參與空間營造,把這塊空地規劃成原生植物展示區,Motte團隊卻主動提出經營農園的想法。

一進入開放的公園中,首先看到一個大約100m2的雞圈,雞舍後方還有蜂箱。100平方公尺的雞舍空間裡,養了大大小小的公雞母雞,圍著雞舍的是不阻礙視線和小手的柵欄,大人小孩在柵欄外可以觀察、餵食,和小雞互動。相較於養在籠子裡的飼料雞,這裏的雞可以自由走動、活動空間寬敞,除了雞飼料,也餵食蔬菜水果。養雞社團的成員想要讓孩子們看見這些生命除了作為食物的其他可能性,因此雞隻成長後不會被宰殺作為食用雞,每一隻雞都會在雞圈裡壽終正寢,妥善料理後事。

這是雞蛋自動販賣機,投入硬幣,就會掉下這座農場母雞生的雞蛋。Photo:連國王
這是雞蛋自動販賣機,投入硬幣,就會掉下這座農場母雞生的雞蛋。Photo:連國王

這個雞舍背後有一段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雖然Motte農場只有3歲,這個雞圈卻已經有30多年了。當時政府想將閒置的空地出售、蓋樓房,附近的居民便以人力佔地,以示抗議。因為輪班佔地耗時又費力,民眾便想到以養雞代替人佔地的辦法,在空地上開始養雞,養著養著,最後政府也就接受了民眾的訴求,將地留了下來,雞就順理成章的繼續養在那,現在以每年付小額租金(一年不到五百歐元)的方式向政府租用。

帶蔬菜來餵雞的德國小女孩。Photo:連國王
帶蔬菜來餵雞的德國小女孩。Photo:連國王

參訪過程中,雞群時不時大聲啼叫。在這樣的住宅區,難道不擾人嗎?Fabian 說沒有鄰居來抗議過,相反地,附近居民都對住家旁邊有一個雞舍感到驕傲,時常帶著親朋好友來參觀。父母帶著孩子來公園,還會記得多帶一些蔬菜,讓孩子們隔著柵欄拿蔬菜餵雞、和雞互動。

不螫人的小蜜蜂

Motte的農場雞舍正後方,有一座蜂箱,這些殷勤的小工,去年就產出了200公斤的花蜜!除了生產甜美的蜜糖,蜜蜂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昆蟲,肩負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任務。超過80%的作物仰賴蜜蜂傳粉,因此,蜜蜂數量減少不僅是蜜蜂自己的危機,也對櫻桃、蘋果、梨子等蔬果花卉造成影響。郊區都市化、農藥普及都對蜜蜂的生存環境帶來威脅,近十年來,大家逐漸意識到蜜蜂減少的危機。

一開始,我聽說都市公園的農場──而且是有兒童嬉戲的公園──裏頭有養蜂,不免擔心安全問題,但Fabian說,在這裡工作三年多,不曾聽說有人被蜜蜂咬,蜂箱就算就在雞舍旁邊,也沒有對小雞們造成任何困擾。Fabian說,只要尋常的戶外活動,不刻意去騷擾蜂巢,蜜蜂其實可以和雞群、人群和平共處。

Motte農場裡的蜂箱,有六個蜜蜂家族。Photo:連國王
Motte農場裡的蜂箱,有六個蜜蜂家族。Photo:連國王

順帶一提,在這座城市裡,還有許多其他在屋頂、陽台養蜂的夥伴,Motte所在的Altona行政區旁,St. Pauli德國乙級足球聯賽的職業球隊,一向以注重人權與環境為球隊特色,在他們的球場也設置了蜂箱,兩個蜜蜂家族,一季產出30-50公斤的蜂蜜!球隊的蜜蜂目前也沒有對球賽進行、球迷、球員造成任何威脅,反倒是在球隊的紀念品店,除了球衣、圍巾、旗幟等商品,你也能買到球場蜂蜜!

這是大家的農場

夏天生產力旺盛時,雞圈裡的雞一天也只能產下十多顆雞蛋,供應社團成員後所剩無幾;至於蜂蜜,雖然可以在當地有機商店裡找到,算是有收入的產品,仍無法支應農場固定支出──如修建蜂箱、購入新的雞隻(以免近親繁殖產生畸形小雞時)等等。社團成員經常需要貼出募款告示,向附近居民或店家募款。所幸,這樣的募款都能得到大多人支持,因為這座社區農場,是「大家」的農場。

農場以外的空地,就是一般的公園,有沙坑、有遊戲器材,有孩子在踢球,有家長坐在樹下的長椅上聊天。公園裡除了簡單的木條與細繩隔出作物區,沒有放上請勿攀折,請勿取食、請勿踐踏之類的告示牌,也沒有因此遇到什麼問題。附近的學童來校外教學──說是教學,其實就是讓小孩在農場裡追逐嬉戲──玩玩公園設施,餵餵雞圈裡的雞,這種看似休閒的活動,就是德國兒童學習的大部分。

走進更多城市故事…

《網友觀點》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goo.gl/iRPx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