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0運輸機明年起全面升級 空軍:提升飛安及作戰效益

空軍C-130H運輸機服役已達40年,空軍今天指出,為提升飛航安全及作戰效益,自2025年起至2030年,執行20架提升作業,項目包括整合座艙介面、安全避撞、海上搜救、全球精準定位等,初步估算升級所需經費逾新台幣百億元。

空軍分批向美國採購20架C-130H運輸機(編號1310於1997年失事墜毀於台北松山機場,現為19架),以及1架改裝稱為「法老機」的C-130HE電戰機,首批12架C-130H運輸機自1984年出廠服役迄今已達40年,是否性能升級也是關切重點。

特別的是,C-130的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於108年台北國防工業展的攤位中,首次擺放一架C-130J的模型,且上方更有我國國徽的低視度塗裝。

空軍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證實,空軍為提升C-130型機飛航安全及作戰支援效益,規劃自2025年至2030年執行20架性能提升作業(19架C-130H、1架C-130HE)。

針對性能提升重點,空軍說明,分別有「整合座艙介面」、「增進海上搜救能力」及「模擬機」三大類主要項目,包括「全球精準定位」、「機位回報」、「安全避撞」等系統;據了解,此次升級金額逾百億元,確切金額仍在討論中。

C-130運輸機的機翼下方,共有4具T-56-A-15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每具發動機可輸出4590馬力,且短場起降能力為其重要優勢,即使是尚未延伸,僅1150公尺的太平島機場跑道,對C-130而言仍有辦法起降;另外,在漢光演習中,更擔負「戰力保存」階段時關鍵角色,將各種軍機零附件載往東部地區充實後勤能量。

C-130使用國家除了台灣外,也由多國使用並衍生多項次型號,包括可指揮通信的EC-130、特種作戰運輸的MC-130、加油作業的KC-130、起落架為滑橇式的LC-130、氣象作業用的WC-130等,甚至還有「空中砲艇」稱號的AC-130,可裝上榴彈砲、機槍、機砲甚至地獄火反裝甲飛彈,威力相當驚人。

(中央社)

原文出處:C-130運輸機2025年起全面升級 空軍:提升飛安及作戰效益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最近距鵝鑾鼻僅46浬! 國防部:中國9機6艦4海警船擾台
反對中國複合性施壓 陸委會民調曝:主流民意肯定賴清德兩岸政策
解放軍520後圍台演習 國安人士曝中國四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