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B穹頂劇場結合科技和舞蹈 精采展演至年底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秋季展演熱鬧登場,其中,戶外穹頂劇場「FUTURE VISION LAB 2024」將於明(1)日起在東草坪與大眾見面;「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歷經互訪駐村,結合科技和舞蹈跨域創作,也將於穹頂劇場試演共製作品《我記得住機器記住我記住的》,精采展演一路至年底不停歇。
C-LAB未來視覺實驗室「FUTURE VISION LAB」計畫邁入第5年,去年完成球體軟硬體全面升級,未來以C-LAB穹頂劇場(FVL DOME)命名,昨(30)日舉辦記者會,發表3個重要展演,包含,以AI為主題的「2024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以及11月登場的「FUTURE VISION LAB 2024」沉浸式展演活動和「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
其中,「FUTURE VISION LAB 2024」今年匯聚臺、德、澳、中、日、韓、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精采作品,明(1日起至12月22日,連續8個週末,呈現15檔節目和3場推廣講座與工作坊,且計畫每年委託藝術家創作開場影像,今年由旅居洛杉磯的臺灣藝術家吳克軍創作《第二自然》,描繪一個數位時代中的自然世界,水流、天空、樹木都有不同的模樣,透過作品重新思考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方式。另除播映類型的作品,有愈來愈多的創作者嘗試在穹頂劇場現場展演,例如,吳承儒的《認夢》藉由表演者引導AI做夢,討論AI的自我意識、由未來視覺實驗室與數位藝術基金會共同製作的《諸神黃昏》,打造虛擬與現實共存的表演形式等。
「2022-2024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為C-LAB和澳洲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文化部駐雪梨辦事處合作的3年計畫,經臺灣田子平、李明潔,澳州納希姆.帕特爾(Nasim PATEL)、羅斯琳.奧蘭多(Roslyn ORLANDO)等2地藝術家的駐村交流,融合舞蹈和科技,轉化為C-LAB、關鍵路徑與國立臺灣美術館共同製作的作品《我記得住機器記住我記住的》,講述關於共同體的概念(Togetherness)如何受到科技的幫助,也可能受到科技的阻礙;此作將於11月15日在C-LAB穹頂劇場推出試演版,11月23、24在國立臺灣美術館U-108 SPACE 正式演出,隨後於11月26至12月22日在國美館展覽。
此外,C-LAB即日起至12月15日也舉辦「未來媒體藝術節-奇異點」展覽,由策展人吳達坤策劃,探究人工智慧時代的演變與社會議題,聚焦在當下世界關注的AI發展及全新視野,藉由此展與觀眾一起理解當下、未來的藝術創作,共同想像人類世界不斷前進的面貌。
C-LAB未來視覺實驗室發展的「FUTURE VISION LAB」展演計畫邁入第5年,2024年也將帶來精采的展演內容。(C-LAB提供)
「FUTURE VISION LAB 2024」展演計畫自11月1日起至12月22日在C-LAB東草坪穹頂劇場登場。(C-LAB提供)
藝術家吳承儒的作品《認夢》透過現場「對話」引導AI做夢,呈現出一個與自我辯證的過程,既討論AI的自我意識,也探討人類的自我本質。(藝術家吳承儒提供)
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經過雙方駐村交流,融合舞蹈和科技轉化為C-LAB、關鍵路徑與國立臺灣美術館共同製作的作品《我記得住機器記住我記住的》。(關鍵路徑提供)
由臺灣的藝術家田子平、李明潔與澳州的納希姆.帕特爾、羅斯琳.奧蘭多帶來的《我記得住機器記住我記住的》的精采片段。(C-LAB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