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公布2024年十大死因統計,癌症仍居首位,整體死亡人數下降,但有些死因卻逆勢攀升,特別是自殺再度進榜,死亡率年增近4%,成為重大心理健康警訊。 整體死亡人數下降,主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大減 2024年,全台死亡人數為20萬1,383人,較前一年減少4,192人,降幅為2%,標準化死亡率較前一年下降4.5%。 去年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自殺。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分析,死亡人數下降與新冠肺炎、糖尿病死亡人數減少有關。新冠死亡從8962人驟降至2962人,排名從第6名跌出前十,至第14名。 2024年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4萬9479人,佔總死亡人數74.2%,與2023年相比,2024年標準化死亡率除肺炎、自殺上升,其餘均下降,其中以糖尿病、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事故傷害降幅較明顯。 衛福部統計處科長呂淑君進一步指出,2024年死亡統計已恢復疫情前水準,85歲以上死亡人數占30.7%,較2023年減少2488人,死亡年齡中位數為77歲,與前一年相同。 癌症已連續43年高居死因之首 攝護
攝護腺癌為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第五位,發生率逐年上升。一名70歲攝護腺癌患者透過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僅需6次療程即達良好治療效果,為晚期攝護腺癌患者帶來新希望。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7日電)台中豐原區有民眾表示,半年內有陌生女子3度上門推銷「免費肝癌篩檢」,聲稱有護理人員可到府抽血,配合政府健康檢查;台中市衛生局表示,並未與任何檢驗所合作。
TPBL新竹御嵿攻城獅在2024-25球季例行賽以12勝24敗墊底,球團於休賽季期間進行戰力調整,一口氣thank you王子綱、周伯勳、姜廣謙與容毅燊4名球員。
劉博仁醫師今(17日)在臉書發文分享,有太太曾好奇詢問他:「為什麼你做菜,經常會有高麗菜?」他回答:「因為它真的是便宜、健康又百搭的好朋友啊!」劉博仁醫師透露,高麗菜在他家的冰箱裡幾乎全年不缺。這不僅是因為高麗菜容易保存、烹飪方式多元,更重要的是它對身體健...
葉立斌/核稿編輯肺癌與囊腫性纖維化等嚴重肺疾治療可望迎來革命性突破!科學家宣布開發出可將遺傳療法精準送達肺部的奈米粒子傳輸系統,能有效將mRNA與基因編輯工具送入病變細胞,不僅安全,亦能避免副作用。動物實驗已證實其療效,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頂尖科學期刊。
衛生福利部16日公布最新死因統計,癌症已連續43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其中,肺癌、肝癌及大腸直腸癌已連續21年穩居前三大癌症死因,引發各界關注。
衛福部公布113年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3年居首,自殺重返第10名,死亡人數年減逾四千。COVID-19退出前十,整體死亡率下降2.3%,肺癌仍為癌症死因之首,男性與女性前三死因皆為癌、心、肺疾病。
西班牙38歲截肢運動員卡巴涅斯(Mireia Cabañes)挑戰自我,正積極備戰今年的西班牙身障衝浪錦標賽(Spanish Parasurfing Championship)。自7歲被診斷出「惡性肉瘤」(sarcoma)開始,靠著驚人的毅力,不向命運低頭,並在衝浪中找到熱情,逐漸適應水上義肢。相較一般義肢以輕巧取勝,水上義肢使用不鏽鋼等防水材料製成,且結構上具備快乾、底部防滑等設計。 卡巴涅斯接受了罕見的「凡尼斯旋轉矯形術」(Van Nes Rotationplasty),她的大腿骨被留下來用於研究,膝蓋以下的部分,則被植回髖部,術後原本的膝蓋位於髖部,小腿變成大腿,腳跟則作為膝蓋使用。 除了國內賽事,卡巴涅斯放眼國際賽事,預計參加歐洲錦標賽,甚至是2032年奧運。她表示,身障衝浪(Parasurfing)是一項非常新的運動,資源有限,迫切需要更多的曝光與財務支持。
均衡飲食是健康的不二法門。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亞洲地區的飲食習慣偏好重鹹,如醃漬物、鹽魚、沾醬等家常味,研究發現,吃鹽最多者罹胃癌風險高出97%,鹽會破壞胃黏膜,導致胃部細胞易受致癌物攻擊,往往發現時已太晚。建議飲食上除了減鹽外,可以多攝取水果,其富含維他命C、多酚類等,有助於身體清除致癌物。
張家銘醫師今(17日)在臉書發文,探討了從胃部發炎到胃癌的發展過程,強調這是一條「可以打斷的路」,但人們往往忽略了最初的警訊。他在門診中經常遇到患者因胃部不適就診,主訴脹氣、胃酸過多、食慾不振等症狀,擔心是否罹患胃癌。然而透過追蹤胃鏡檢查紀錄後發現,這些問...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日前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前總統喬‧拜登確診罹患第四期攝護腺癌,並已轉移至骨骼,突顯攝護腺癌在全球男性健康議題中的重要性。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治療邁入精準時代,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
癌症長年位居台灣10大死因之首,是民眾最需注重的惡疾,到底該吃什麼食物才能預防癌症?榮景中醫診所院長吳景崇、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戴滋慧、高雄市立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徐樺宗於《40年臨床經驗 中西醫互補 根治癌症》一書中,介紹各癌症的西方醫學知識再談如何中醫介入互補治療,配合飲食、生活運動調整,達到最佳的互補治療效果。以下為原書摘文:
高麗菜是不少人補充纖維的最佳來源,醫師劉博仁分享,高麗菜還含有特別成分「維生素U」,對保護胃黏膜及幫助胃潰瘍癒合很有幫助,當中的「硫化合物」甚至有助於肝臟解毒,還有抗癌潛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林宗憲報導】大腸直腸癌初期的腹脹、腹痛、糞便帶血等症狀,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炎或痔瘡而延誤治療!基隆長庚醫院外科加護病房陳義展醫師就指出,每年院內就有2至3成的患者確診時已是第四期,但隨著腸癌治療的進步,若能積極配合多專科團隊的治療,患者都有機會可延長存活。今(2025)年3月起,健保署也將第二線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讓醫師與患者有了更多治療方案可供選擇。 「這些症狀」要警惕!醫:晚期患者積極治療仍有機會延命 陳義展醫師說明,大腸癌腫瘤一般位於大腸末端,若腫瘤惡化至造成腸道阻塞、無法順利排便,代表情況已相當嚴重。因此當出現血便、大便粗細改變,或排便習慣改變如裡急後重、大便解不乾淨等早期症狀,患者就應提高警惕,及早進行大腸癌篩檢。 通常早期介入治療的大腸癌患者,較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陳義展醫師分享,根據基隆長庚醫院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第一期患者5年存活率達9成,第二期為約8成,第三期則為6至7成。即便是第四期的患者,經過醫療團隊近幾年的努力,5年存活率已提升至2成左右。若為單一器官轉移,陳義展醫師以其專長的肝轉移為例,透過多專科團隊協助,搭配化療和手術,約半數
「原以為只是難受孕,沒想到竟是子宮內膜癌。」 一位34歲的女性,因多年不孕前往生殖中心求助,結果在檢查過程中意外發現子宮內膜異常增厚,經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初期。在成功接受治療與生育保存療法後,最終順利懷孕並產下一名健康寶寶。本案例來自台北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副院長沈孟勳醫師分享,他提醒,並非所有......詳全文
衛福部統計,最新十大癌症順位與前一年相同,男、女第一大癌症死因均為「肺癌」,死亡人數共1萬495人,占近四分之一。而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已連續21年位居前3名,若觀察標準化死亡率,除了攝護腺癌、卵巢癌上升,其餘癌別均下降,以胃癌、肝癌降幅較明顯。國健署指出,肺...
尼古丁是菸品中主要成癮物質,會使人上癮,然而抽菸並無好處,長期抽菸者罹患心臟疾病較一般人高出23%、容易引起氣喘等胸腔問題,肺癌機率也高出約30%;不過一名年約11歲男童,本身並沒有抽菸,不過日前因反覆發燒咳嗽,就醫後發現肺部竟有惡性腫瘤,確診肺癌。醫師調查其生活背景,竟是居住環境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