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細胞療法 血癌童保住睪丸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兒童常見癌症,最怕復發,林口長庚醫院17日舉辦記者會,分享長庚團隊啟動CAR-T細胞療法,順利完成2例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中央社)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兒童常見癌症,最怕復發,林口長庚醫院17日舉辦記者會,分享長庚團隊啟動CAR-T細胞療法,順利完成2例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兒童最常見的癌症,13歲的小華及8歲的小寶化療後驚見睪丸腫大,確診為骨髓外復發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長庚團隊協助下接受CAR-T細胞療法保住睪丸。

國內目前可執行CAR-T細胞療法的醫療院所共有7間,林口長庚醫院17日指出,近期順利完成全體系前2例CAR-T治療,皆為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兒童,並在接受CAR-T治療後持續於門診追蹤觀察,目前初期臨床反應良好。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血液科主任張從彥表示,血癌占所有兒童癌症的1/3左右。治療上主要以化學治療為主,雖然整體治癒率不錯,但仍有少數復發或頑固性的治療相當棘手。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副部長陳世翔說,該院近期完成的2例CAR-T細胞療法案例中,1名13歲的病童小華(化名),8歲時被診斷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化療結束後不到半年,就發現雙側睪丸腫大,確診為骨髓外復發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骨髓檢查也發現「微量殘存疾病(MRD)」上升,代表即將復發。

另一名個案8歲病童小寶(化名)則是在4歲時被診斷出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原本一切治療順利,無奈在化療結束後9個月注意到右側睪丸腫大,確診為骨髓外復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骨髓檢查發現MRD上升。

陳世翔指出,睪丸復發後的局部治療需切除睪丸或放射治療,勢必影響病童將來的生殖能力,經過與家屬討論多方考量後,決定先讓病童接受CAR-T治療,期待可以避免切除睪丸或做睪丸放射治療。

兩名病童在CAR-T細胞輸注過程都很順利,無重大不良反應,住院治療期間僅出現輕微的發燒、疲倦等症狀,約2週後順利出院,目前都持續在門診追蹤觀察治療反應中,治療後的初期臨床反應相當不錯。

張從彥說,CAR-T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的簡稱,被稱為「活著的藥物」,其原理是抽取病人的免疫T細胞,在實驗室通過基因工程加以強化,使其能識別並攻擊特定癌細胞,再將這些修改後的T細胞擴增輸回病患體內,以快速作戰進而消滅癌細胞。

血液腫瘤科系主任張文震表示,CAR-T是癌症細胞治療重要的里程碑,成功的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經過基因改造,產生強大的免疫力,可彌補傳統治療方式化療加放療效果有限,還可能要「切蛋蛋」的短處,同時可避免睪丸切除或放射治療,影響病童將來的生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