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台丹麥雙向論壇今登場 亞泥分享水泥低碳轉型四策略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丹麥雙向論壇」今在台北登場,亞泥是現場唯一受邀分享的水泥業者,花蓮廠首席副廠長陳志賢(台上)演講公司淨零轉型四策略。(亞泥提供)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丹麥雙向論壇」今在台北登場,亞泥是現場唯一受邀分享的水泥業者,花蓮廠首席副廠長陳志賢(台上)演講公司淨零轉型四策略。(亞泥提供)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台灣丹麥雙向論壇」4號在台北登場,深入解析CBAM對台灣出口企業的影響,希望化解台灣業者的碳焦慮。水泥大廠亞泥也受邀出席,分享四大策略的轉型之路,包括原料來源、低碳產品、事業目的到生態友善等。

亞泥其實尚未在歐洲投資,卻是現場唯一受邀分享的水泥業者。對此公司表示,主要是10多年前就開始布局水泥業的低碳轉型,在縮減碳排放量,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上有顯著進步,引起歐盟好奇。

亞泥推派花蓮廠首席副廠長陳志賢出席論壇,演講主題為「淨零轉型,永續與泥同行」。陳表示,亞泥是低碳水泥最早推廣者,從熟料燒成階段的碳排放減量開始著手,在2011年就開始生產適用在泥作工程的墁砌水泥。這種水泥在品質和性能上較一般卜特蘭水泥更適合泥作使用,不僅降低天然資源消耗,還能減少18%碳排放。

亞泥也設下2035年銷售50萬噸的目標,希望取代袋裝卜特蘭水泥市場。至於散裝卜特蘭石灰石水泥,可有效減低12%溫室氣體排放,已用在一般建築、橋梁、鋪路、預鑄混凝土及巨積混凝土,目前開始使用在花蓮的住宅建案。接下來計劃開發三元混合水泥,預計能將減碳比例提升至50%,進一步拓展國內低碳水泥市場。

在低碳轉型之路上,亞泥強調,會從原料來源、低碳產品、事業目的到生態友善等四大策略,按部就班前行。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複製陽明走勢...萬海出關恐巨震 內行3理由看好長榮:便宜船票還不撿?
丈夫走了…媳婦沒生小孩可繼承公公遺產?專家說話了
航海王迎最強Q3 陽明萬海出關更大尾?貨櫃3雄全年獲利預估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