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3:現實世界正在取代冒險時代,智能座艙成為車企競逐焦點

CES 2023已經落下帷幕,根據組織者CTA提供的資料,今年共有超過3200家展商註冊參展,覆蓋當下科技領域幾乎全部賽道。其中,汽車相關參展商數量排名第三,展示的技術為智能化提供了更具象的消費場景,人與車的關係也正在被重塑。

自從自動駕駛被汽車企業和科技巨頭提上日程,汽車就漸成CES的主角之一,但始於2022年下半年,籠罩在全球自動駕駛行業頭頂的陰霾還未散去。本屆CES上,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不再是汽車行業參展商的展示重點,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座艙等更易被使用者感知並帶來回報的解決方案。

正如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所說:“我們對L4級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未來持樂觀態度,但大規模實現盈利的全自動駕駛汽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寶馬全球首發i Vision Dee概念車、大眾的ID.7、高通推出Snapdragon Ride Flex系統級晶片(SoC)等,都將目標瞄準了包括人機互動、車載娛樂設定等在內的智能座艙體驗。

“棄用大屏”也是解決方案

在很多車企紛紛將更高畫質、尺寸更大、數量更多的資訊娛樂屏放置到汽車裡時,寶馬卻採用了不一樣的策略。CES 2023亮相的i Vision Dee概念車上,沒有大屏,取而代之的是覆蓋整個擋風玻璃的HUD顯示器。

寶馬,覆蓋整個擋風玻璃的HUD顯示器

寶馬首席執行官Oliver Zipse認為,駕駛員分心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要求駕駛員將視線從道路上移開,轉移至中控台的螢幕將很快成為歷史。“10年後,這種情況就消失了。” Zipse說。

寶馬致力於擴大HUD的投射視野範圍,在駕駛員的自然視線提供關鍵駕駛資訊,使駕駛員視線能夠集中在道路上,提高駕駛安全性。據悉,寶馬將於2025年在下一代 Neue Klasse 電動汽車上組態與擋風玻璃同寬的HUD顯示器。

不過,與寶馬同行的企業並不多。克萊斯勒展示的雙座綜合駕駛艙,在橫跨整個儀表板的兩個大玻璃部分上為前排乘客配備了37.2英吋(94.4釐米)的螢幕。索尼本田移動公司(SHM)推出的概念車Afeela,也搭載了一塊約55英吋(121.7釐米)的大橫螢幕。

克萊斯勒,雙座綜合駕駛艙

為了配合整車企業的產品組態需求,零部件供應商還在大屏的柔性化、異形化、沉浸化上做足了功夫。京東方、天馬、LG Display(LGD)、友達等面板製造商推出了各自的車載顯示解決方案,加速了LCD、OLED、Micro LED等各種顯示技術應用落地。

化身移動娛樂大廳

智能座艙同質化現象嚴重的當下,遊戲不失為應對挑戰的一個解決思路。在本屆展會上,車內駕乘娛樂體驗正在成為多個車企發力的方向。

奧迪推出車載VR體驗“Experience rides”,該技術通過頭顯、遊戲手把,將車輛駕乘體驗轉化為多模式的遊戲體驗。根據車輛駕駛動態,即時匹配虛擬遊戲內容。當車輛右轉彎,遊戲虛擬世界中的宇宙飛船也會右轉飛行,車輛提速,宇宙飛船也會相應加速,為使用者提供沉浸式VR駕乘體驗。

奧迪,車載VR體驗

索尼本田移動公司(SHM)展示的Afeela,車內所有座位配備大螢幕,使用者不僅可以在車上觀看視訊、聽音樂,還可以玩地平線系列、漫威蜘蛛俠等主機遊戲。結合虛幻引擎5技術,實現系統UI中極其精緻的3D模型即時渲染,索尼似乎要將Afeela的車內空間轉化為小型PS5體驗艙。

此外,比亞迪也展示了搭載輝達GeForce NOW雲遊戲服務技術的汽車,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即時、完整的遊戲體驗。比亞迪表示,在車輛停車或充電期間,使用者無須等待整個檔案下載到系統,便可運行平台上的遊戲。

常規組態迭代

除了HUD、VR等虛擬技術,座艙常規組態也有新創意。

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發佈接觸式加熱安全帶。該技術利用織帶導線為駕乘人員提供接近體溫的舒適感,加熱溫度介於36℃~40℃之間。當與車輛上加熱座椅和加熱方向盤結合使用時,可提升電動汽車最高15%的續航里程。

采埃孚,接觸式加熱安全帶

新大眾ID.7配備了智能空調系統,可通過鑰匙感知駕駛員正在靠近車輛,提前打開空調,並根據陽光等因素,智能調節空調的風向、風速與溫度。

標緻發佈的Inception 概念車主打矩形 Hyperlsquare 方向盤,同時方向盤上配備支援手勢控制的螢幕。另外,矩形方向盤還可以自動伸縮,隱藏在儀表板中。

自動駕駛是未來出行的既定方向,但大規模商業化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調研機構Guidehouse Insights認為,幾乎可以肯定,未來10年不會有利潤。當汽車行業進入比拚智能化的下半場,作為全球“技術秀場”的CES也呈現出務實的趨勢,駕乘艙數位化、情感互動,甚至車燈變化帶來的升級體驗,都會給消費者和企業帶來更可觸及的未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車市睿見”(ID:cheshiruijian),作者:鄭莉,編輯:楊果,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