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范雲對談 柯文哲建議新興力量訴求「chance」

台灣研究基金會今天(13日)舉辦一場「從歷史觀點看新興政治力量」對談,邀請台北市長柯文哲與社民黨召集人范雲對談。柯文哲表示,2016的選舉將會第3度政黨輪替,除非慧星撞地球否則很難改變;在選民自認藍或綠者加起來不到50%情況下,新興政治力量自然有空間,但重要的是須有新產品,舊的產品在新市場並不會成功。 這場對談由台研會創辦人黃煌雄主持。黃煌雄指出,總統直選在經過兩次政黨輪替後,國、民兩黨基本格局已經確定,2016選舉的最新政治面貌,新興政治力量將成為次要政團核心,也是政治監督力量,新興力量參與者、推動者,要展現創新力量,立法院不分區力量,要加在新興力量。 柯文哲在對談中表示,明年將會有第3次的政黨輪替,除非慧星撞地球;台灣在過去16年中,逐漸失去優勢,看到的是民主失靈,立法院乏善可陳,表面上是兩黨政治,但是國家卻在空轉。 柯文哲說,九合一選舉「柯文哲現象」有其時空背景,因為有大埔事件等社會運動、洪仲丘事件、太陽花運動,社會能量不斷在累積,是潮流在推著他走。對於有沒有可能複製「柯文哲現象」?他坦言,到目前為止好像沒有。 新興政治力量有沒有空間?柯文哲認為,從統計來看,自認藍或綠者加起來沒有50%,所以從空間上來講,中間力量是有動力,不過,為何「柯文哲現象」沒有在其他人身上出現?他認為關鍵在你是不是新的產品,如果拿舊的產品到新的市場,那一定不會成功。 柯文哲自己分析,2014他會成功,一個是「新產品」,另一個是當時的環境允許;他鼓勵大家去「嘗試」,美國總統歐巴馬用「change」作訴求,他自己是用「choose」,新興力量應該去訴求「chance」,這是個機會,可以去嘗試。 他說,2014年他的選舉從頭到尾一直在創新,包括不插旗子、公布競選經費、停止募款等等。他說,成功有三個條件「天分、運氣、努力」,但2014年的勝利,還有一個因素,他想了半天還沒想到比較精確的用詞來形容,用英文來講就是「just do it」。 柯文哲認為,展望台灣未來政治,表面上是兩黨政治,但兩黨如果不能與時俱進、改變內容,終究會被淘汰,招牌可以一樣,但產品要不一樣。 范雲則指出,黃煌雄有跟他談到,為何是談新興政治力量而不是講「第三力量」,因為「第三」的說法,沒有脫離藍綠的思考,等於是把自己認定從藍綠自體分裂的「第三力量」,如果是新的政治力量,不應是藍綠分裂出來的。 范雲認為,上一代民進黨訴求的是民主化、本土化,而現在的新興政治力量,「本土」應該是前提,需要面對的是「本土」內容為何?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15年來GDP成長1.5倍,但薪水卻倒退到15年前,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分配不正義的問題,在過去15年執政過的兩大黨都有責任,從過去兩黨的做法,也很難期待未來能解決。 她說,目前的兩岸議題不再是冷戰時期「本不本土」、「中不中國」的問題,而是政利益的階級問題,跨海峽政商利益集團所發展的,已是跨越藍綠的利益收買,例如台南市議長選舉就有盛傳綠營議員收賄可能來自中國的錢。 范雲強調,新興力量應該反省舊的經濟發展模式,我們的民主不能被選舉、金錢綁架,讓財團影響那麼深;經濟發展不能過度依賴中國,再繼續用削價競爭的舊經濟發展模式,而必須思考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包括如何與自然環境、受僱者的友善關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