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P喊話新政府 風電國產化成本爆炸貴、盼政策支援降成本

CIP區域總裁許乃文今(22)日表示,從彰芳西島離岸風場的成功經驗得知,離岸風電國產化是具可行性的,政策應該設法讓國產化的能量延續,並善用政策工具補貼台廠,幫助本土廠商「走出去」

CIP今天舉行彰芳西島離岸風場完工感恩茶會,許乃文會後受訪表示,外界都有一個迷思,以為離岸風電國產化「很貴」,但她以CIP的供應商世紀鋼為例,製程價格是差不多了,但為何國外的水下基礎設施比較便宜,那是因為世紀鋼的固定成本太高了。

許乃文說,世紀鋼的成本來自填海造陸、新建廠房、租用碼頭、靠泊費等,尤其港口設施成本「爆炸貴」。而韓國的水下基礎建設,一則固定成本都攤提差不多了,二則也獲得政策奧援。她喊話,我國政府應在政策上協助風機國產化供應鏈,實實在在減免稅負,降低風場供應鏈成本,也才能維繫出口競爭力。

許乃文以今天到場的各國退休基金為例,當他們聽到丹麥政府全力支持離岸風電建設,在租稅政策、碼頭設施上給予豐厚的獎勵補助,就「大膽猛投」CIP的離岸風電建設。否則,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發展僅靠單一幾家開發商是不夠的。

看好台灣能源產業 CIP將跨足台灣氫能投資

許乃文表示,離岸風電是能源轉型2.0很重要一環,她並透露,CIP將有另一組資金投入台灣氫能開發。

她說,若政策發的是「綠氫」,就要仰賴大宗綠電產氫,而離岸風電會是「綠氫」最重要的搭配。

CIP也不排除發展浮式風電,不過現在都還在「Try and Error」(試誤)的過程中,還未商業化;她形容現在浮動式風力發電就好似蝴蝶破蛹而出前的爭扎階段,目前費率還很高,可能在每度10元以上,因此她認為浮式風電政策要縝密,不要躁進。

更多太報報導
【一文看懂】離岸風電3-2選商業者揭竿起義背後的三大意涵
【風電選商生變2-2】施工船舶增「船齡8年」規定 開發商再添成本狂跳腳
【風電選商生變2-1】離岸風電開發期程2大巨擘喬不攏 各自喊話叫陣 3-2期選商添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