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直擊 | 全球氣候行動遲緩,電動車一枝獨秀,兩大台廠、碳市場專家深度剖析

COP28前夕,貝佐斯地球基金會、氣候智庫、聯合國氣候變遷高階倡議者等發表了《2023年氣候行動狀況報告》。報告顯示,全球減碳行動遲緩,只有賣電動車這一項達標。

根據該報告,全球電動小客車的新車銷量占比從2018年的1.6%,到2022年已經占10%,預計2030年上看75%~90%,2035年有望吃下100%的小客車市場。

電動車商機知多少?COP28上,台灣氣候聯盟邀請了台灣電動車動力系統先行者台達、深耕電動車與車用電子產品的和碩聯合科技 (Pegatron),和智慧智庫「觀點氣候集團」(Perspectives Climate Group)對談全球電動車的發展趨勢。

一開場,和碩車用電子部門總經理賴哲彥端出數據:2022年全球賣出了1,052萬台電動車,首次突破一千萬台大關。而且,從賣出100萬台到1,000萬台,只花了五年!他分析成本下降,續航里程改善,充電基礎建設擴大、各國端出政策誘因和禁售燃油車的棍子等都是原因。

他是和碩電動車元老,和碩在2009年進入電動車市場,2016年從兼做電腦訂單養車用業務,獨立為「純」車用事業處,三年後轉虧為盈,目前每年都以雙位數成長,是長期重點成長事業。和碩共同執行長鄭光志曾公開說,目標是2025年電動車車載事業營收佔比突破10%。

有哪些成長動能?電動化是動力之一,賴哲彥列舉充電環境普及化、對電池的需求大增、電動車動力系統整合等;智能化是另一大關鍵。賴哲彥引福特汽車執行長的分析,電動車龍頭特斯拉的優勢,不在於製車,而是強大的軟體開發能力,「從未有任何車廠像特斯拉這樣自己寫軟體!」他預言軟體定義車輛的時代逐漸來臨。

但商機並不侷限在車子,電動車後的下一波是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德國奧迪、韓國現代汽車、跨國車商斯泰蘭蒂斯 (Stellantis)、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近年都先行布局。最快2024年將有機會看到Volocopter現身巴黎奧運,提供空中計程車服務。

台達亦是台灣電動車的先行者,2005年創辦人進口全台灣第一台油電混合車,並在2008年投入電動車市場,一路走來,涉足電池管理、電機、電控、微電網充電站、甚至電動機車、電動腳踏車等領域。

深耕15年,台達電動車業務快速成長,並已開始獲利,2024年一月起,台達將電動車方案部門獨立成「交通」事業範疇,成為「電源及零組件」、「自動化」及「基礎設施」之外,第四大事業範疇,2024年電動車事業成長目標是40~50%。

台達代理發言人施孟璁透露,台達是全球主要車廠的一級供應商,和客戶緊密合作開發高度整合的電動車動力系統與產品,目前超過七成全球前20大汽車品牌都已是台達客戶,同時台達的被動元件、散熱方案亦已打入車用市場。在電動車充電系統方面,台達供應全球超過兩百萬套充電系統,遍及美國、法國、荷蘭、台灣、泰國、印尼等地,並整合管理軟體、儲能系統等,打造微電網的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

從國際碳市場角度出發,觀點氣候集團資深創始合夥人阿克塞爾·米夏洛瓦(Axel Michaelowa)認為它是加速運具電動化的「重要契機」,但也面臨重大挑戰。

原因是一台電動機車一年僅能減碳1~2噸,一台電動公車減50~60噸,但在碳市場上有「低消」,至少要達到一萬噸才具有吸引力,換算下來相當於每年數萬台電動機車、數百台電動公車。聚沙才能成塔,但聚一盤散沙談何容易?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規模和快速複製,將是打開商機的鑰匙。

同時,他預測未來主戰場將在低收入國、高都市化國家的電動機車、電動計程車隊。

最後,論壇主持人、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追問,台灣該如何搭上這班碳市場的快車?米夏洛瓦建議直接仿效歐盟,將交通部門納入碳定價、碳交易機制,「不是給電動車誘因,而是給燃油車反誘因。」此外,針對進口化石燃料課徵碳稅,以及給予電動車主碳權。

更多詳情,請上台灣氣候聯盟官網:https://www.tcp.org.tw/

看完整專題「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 數位科技X綠色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