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直擊 | 台灣首座負碳排示範工廠站上COP28舞台,向世界招兵買馬,建立全球碳循環經濟產業鏈

2022年,全球排放了368億噸的碳排,相當於1,125個台中火力發電廠。

巨大煙囪,晝夜不停地排放,加速地球升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警告,人類必須本世紀上半葉,每年除碳100億噸;下半葉,年除200億噸。

面對經濟成長和氣候變遷的難題,成功大學想一石二鳥,除了降低碳排,還要將目前持續被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轉換成化學材料或燃料,以取代地底化石燃料開挖,成為生生不息的資源,打造人工碳循環經濟。

COP28的焦點議題正是討論化石燃料的逐步退場。COP28的第二週會期,成功大學以「碳循環經濟:全球石化與能源產業的綠色革命與技術創新」為題,與台灣氣候聯盟合作辦理周邊會議,向全世界展示技術火力。

2021年底在政府的支持下,由陳志勇名譽教授領軍的成功大學團隊打造出全台首座「負碳排示範工廠」,每年可抓20噸二氧化碳,但成大團隊並不打算將之長封地底,而是要把碳汙染源(CO2/CO)轉化為具經濟價值的可用資源。

他們的算盤是:先捉碳,再用賣綠色天然氣,打造循環CO2低碳化學品。

成大團隊目前開發出16項專利技術,如用沼氣乾式重組技術生產綠色合成氣 (CO+H2),用化學低溫低壓節能的高效轉化觸媒,將捕捉到的碳純化並轉換為人工合成的綠色天然氣(e-methane),製成各式綠色民生化學品及材料,或取代煉鋼合成氣,為高碳排的石化、鋼鐵產業提供低碳轉型路徑。同時,綠色合成氣中也可產出綠氫,提供氫氣產業鏈使用,快速落實低碳經濟,循環再利用!

團隊中負責碳捕捉/純化技術的南臺科技大學工學院王振乾院長解釋,人工合成天然氣可透過現有的天然氣供應設施取代化石燃料的天然氣,用於住家供暖、燃燒發電等,被歐盟和日本等地列為2050淨零排放的主要戰略綠能。未來,成大團隊更希望能尋找技術合作夥伴,將乙烷、丙烷進一步脫氫製成乙烯、丙烯等固碳材料。這兩種塑化工業的重要原料,過去要靠石油裂解才能取得,若可工廠煙道氣再利用,不僅能減少對石化原料的依賴,降低碳排,還能賺取綠色溢價。

成大研究團隊還開發了高效能兩性膜做為水電解槽的隔離膜,可高效率電解水產氫,只要使用綠電,即是零碳綠氫,可取代煉鋼煤炭等化石燃料,專治鋼鐵、水泥、煉鋁、造紙、肥料、石化等難減排產業。

一般產業也能從中獲益。ESG 專家簡偉華博士指出,綠色天然氣、綠氫可幫發電業脫碳,「這不僅幫助到一個碳排放產業,而是幫助所有產業脫碳。」因為只要電網脫碳,將可大幅降低電力碳排係數,進而降低所有產業範疇二的間接排放量。

如今,這些技術已經從實驗室,走進真實應用場景。

成大團隊跟台塑石化合作,進行小規模CCUS測試,每年可捕捉36噸的二氧化碳,產出12噸的綠色天然氣。除了台塑,這項技術也將陸續擴大規模應用推廣至各產業,包含中油、中鋼、長春、南亞、台化、中石化、李長榮化工等重工業碳排大戶也都紛紛找上門。

會議主持人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問:如何從年捕捉20噸二氧化碳,擴大到1,000倍?

從技術上來說,王振乾院長認為,這需要工程設計人才加入一起打拼。

從商業角度出發,簡偉華博士說,台灣地狹,再生能源不足,想擴大規模實現碳循環經濟,需要構建一個全球碳捕捉再利用(CCU)的產業鏈:國內捕碳,透過低碳海運,運到綠氫產地(二氧化碳的儲存、運輸條件較氫寬鬆,成本也較低)再製成循環應用CO2的各式功能性化學品。

因此,成大團隊此行特別站上COP28的國際舞台,向世界招手:我們已經準備好徵求國際合作夥伴,找尋合適廠址!碳排大戶、沼氣大戶、綠能業者、航運業者、氣候科技投資人,請放馬過來!

簡偉華博士透露,他們已經和蘇格蘭、德國、法國等客戶接觸過。擁有大量傳統工業、綠電充足、完善污水處理系統的國家都是他們鎖定爭取的對象。

迎戰氣候變遷,如同今年在COP28杜拜捷運燈箱上廣告主題般 #CLIMATE ACTION TAIWAN!

更多詳情,請上台灣氣候聯盟官網:https://www.tcp.org.tw/

看完整專題「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 數位科技X綠色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