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掀夏季流行 李秉穎:與病毒變異有關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7日電)國內COVID-19疫情進入第6波Omicron流行期,台大醫師李秉穎今天指出,此波夏季流行與病毒突變有關,在COVID-19感冒化這段過渡期,呼籲民眾應儘速接種疫苗、佩戴口罩。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上升,進入第6波Omicron流行期,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近日預估,7月中旬後可能達高峰。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天接受寶島聯播網節目「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訪問時表示,雖然他認為未來不需要每年接種COVID-19疫苗,現在是感冒化的過渡期,但目前還是呼籲民眾應打好打滿,才能有效預防重症等風險。

李秉穎指出,現在多數人已有免疫力,疫情不會大爆發,根據疾管署公布最新流行曲線,今年農曆過年前後曾有一波小高峰,這次情況應該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過年期間天氣冷,本就是冠狀病毒好發季節,如今已邁入夏天趨勢仍上升,代表出現變異株,換言之這波跟病毒突變有關。

他強調,不需要過度擔心,隨病毒突變,防止感染後變成重症的T細胞也跟著變強,且T細胞主要是辨識病毒內在,這部分不可能隨便改變,否則病毒沒有辦法生存,因此每次突變後病例增加,世界跟台灣趨勢都一樣,死亡率波動小並持續向下。

「現在還是建議應儘速接種XBB疫苗,尤其包括兒童在內的高風險族群。」李秉穎說明,到昨天還有兒童重症個案,示警COVID-19威脅沒有消失,抗病毒藥物屬於亡羊補牢,最新研究顯示,如果沒有接種過疫苗,使用不同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效果不同,若接種過疫苗則效果差不多,可見預防重於治療。

至於未來是否需要每年接種COVID-19疫苗,李秉穎說,很多人認為COVID-19跟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他的預期是未來COVID-19疫苗不需要每年接種,原本就有4種冠狀病毒在人群中傳播,COVID-19本質也是冠狀病毒,只是不確定未來何時會來,畢竟人體還需要時間適應,等到完全感冒化,即可不用每年打疫苗。

他最後不忘提醒,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特別是長照機構、醫療院所等,鼓勵民眾把口罩戴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編輯:陳政偉)1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