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給現代醫療困境帶來的啟示/呂尚

呂尚 COVID-19新冠或許要到明年後年才會全然過去,因此在未過去之前,有識人士必須做一些有建設性的前瞻思考。 一、醫療方面的新思維 美國醫療系統是全世界最發達最先進,但遇到COVID-19,確診人數最多、死亡人數也最多。這個衝突現象,有沒有讓大家思考現行西式醫療的問題。 這也導致要重新思考什麼是疾病?現行西式醫療認為是細菌與病毒入侵體內,造成疾病,所以只要用藥物殺死細菌或病毒,疾病就好了。但數十年來的這個治療系統卻無法治療越來越多的疾病。 我們認為現行西式醫療適合於急症的救治,如車禍骨折、急性感染等。對於各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狀況等,只能長期用藥物控制,並沒有實質治癒的效果。 《黃帝內經》早就說明人的情緒與心理狀況會導致身體疾病:「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結,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怒傷肝,悲勝怒。思傷脾、怒勝思。恐傷腎,思勝悲。喜傷心,恐勝喜。憂傷肺,喜勝憂。」 近年西方醫療人士也逐漸明白這個道理了。所以我們認為全人類必須重新回歸東方醫學(包括中華醫學、印度醫學等),以及自然醫學,甚至進步到能量醫學與信息醫學,用「身心靈整體觀」來建構健康體系,方能促進人類的健康。 二、經濟方面的新思維 過去五十年來由市場派主導的經濟架構,已大規模顛覆「市場、國家與社會」三者之間的平衡,導致近年經濟成長趨緩、社會不公不義增加、財富遭少數人壟斷,以至全球貧富不均的程度幾乎倒退兩百年。而這也使得美國社會在面對疫情,更加脆弱。 此時人類必須審慎思考,必須摒棄過去半世紀以來大資本主義的「大量種植、大量畜牧、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浪費、大量污染」的生產方式,回歸萬物本質,回歸日本經營大師船井信雄提倡的「本物時代」。 還有就是各國每年重視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公式,必須重新檢討,因為其納入的因子無法真正顯現價值。現行公式為:GDP =私人消費開支C + 政府消費開支G+ 投資總額I + (出口總值X -進口總值M)。 這個公式顯現開支越多、投資越大、出口多於進口,GDP數字就越亮麗。卻沒有將經濟開發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算入,如森林砍伐、土地污染、空氣污染、社會付出的成本等等,統統沒有考量。 資本主義已經變成不斷追求利潤最大化和資本無限增值的功利,而且目前「私有制資本主義」已經走向一種壓制普遍大眾,塑造寡頭的怪物。 這次疫情讓以往被隱藏起來的資本主義的醜陋與不公不義,攤在陽光下,因此,必須思考需要制定能定期重新定義與重新分配財產權的社會公平機制。 三、農業方面的新思維 全球疫情持續擴張,對人類生活造成劇烈的衝擊,除了前述二點之外,也絕對會衝擊到農業與糧食體系。這是很嚴重的民生問題,也是國家安全問題。 過去七十年來,全球在美國模式下認為「大型企業」才是降低成本、國際化、自由化的發展模式。但隨著疫情持續擴張,很多國家都提出限制農產品出口或暫停出口的措施,因為擔心不久農業生產停頓、農產品物流停頓,造成糧食短缺。 這也是為什麼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已經開始針對「後疫情時期」下的農業發展進行各種策略的擬定,因為在這種持續性的影響下,政府官員更要深入思考現有的生產體系、貿易體系、市場體系的總體轉變。 反觀台灣的農業政策呢?數十年來台灣初級農業總產值只占GDP不到2%,所以官員們都不重視本地農業。 飼料有95%仰賴進口,連蔬菜種子都要進口。除了稻米自給率108%之外,玉米自給率只有2.5%,小麥自給率只有0.06%,黃豆自給率0.05%。現階段全都從國外進口,一旦國外因疫情停運,就撐不過半年的危機,民生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台灣農業必須回歸「在地自給」的農業模式,首先必須廢除農地休耕補助的政策。必須恢復休耕田的生產,甚至增產。 同時也要用創新思維思考「新農業」模式,美國農業部近年也逐漸在相關農業法案中強化對於「在地農業」扶植發展的重視。 因為「在地(local)食物體系」的好處包括:穩定增加農場收入、增加當地工作機會、改善新鮮產品的管道、提高生產者責任、產品多樣性選擇、採用小範圍食物配送、降低運輸費用、降低食物污染顧慮、多樣化及永續生產、減低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等。 甚至今後應創造「知識價值農業」,發展台灣獨特的精緻農業與休閒觀光新農業,同時將農漁業的發展與遊憩活動結合起來,可以活絡農業經濟,也可以增進國人對農村及農業的體驗。 新冠過後:世界的走向 這一次新冠在全球延竄,影響的範圍比兩次世界大戰還要廣泛。這是一場沒有砲火的戰爭,卻改變所有人的生活層面。這是一場陌生的戰爭,到現在根本還搞不清疫情的真面目。 這也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戰爭。但是戰爭總要過去的,疫情過後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首先是全球化、國際化、自由化的口號要放棄,因為這是美國大財團資本主義提出的侵略謊言。疫情會把未來改變為一個有限度開放與自由的世界。重新塑造慢活人生,讓人們不再汲汲營營於功利。 疫情使得西方國家光環失色,美國將衰退,不再被視為國際領導者,現在川普政府的蠻橫只是困獸之鬥而已。大國權力和影響力會從西方轉到東方,台灣、南韓、新加坡、中國的應變都做得此比歐美好。 過去跨國大財團講究利潤最大化,遇到新冠,一切都歸零。人類必須回到以前企業利潤平均在6%的時代,這樣一來盈利雖然會下降,但上下游供應鏈的穩定度將會上升。 過去美式霸權資本主義會有劇烈變化,各國的供應鏈會更加靠近自己國內,會讓大多數國家轉向內看,更加關注國內事務。 疫情之後,整個地球就處在一個重開機的狀態,許多產業可能會消失,新的產業與新的發明會出現。也會宣示石油霸權世紀結束了,不過石油不會消失,它將在各種新能源當中,從「唯一霸權」變成「其中之一」。 《經濟學人》預言:未來世界上最值錢的資源不再是石油,而是data,「精緻產業數位化」的公司將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未來將是依據data發展三種科技的時代:一是符合減碳的新能源,二是碳捕捉與儲存的新技術,三是新能源的儲存設備。 結 語 地球的振動頻率正在改變,人體的振動頻率也要改變,如果還是停留在過去的振動頻率,就無法生存在地球上。 地球已經進入多維度時空了,不再是三度四度五度,而是一個多維度的平行時空,多維度重疊的多重時空。 然而地球人一百多年來陷於三度物質宇宙,被科學教科書教錯了,思想被奴役那麼久了,以為現實的、物質的、看得見的才是真實。原本提倡「心物合一、天人合一」的中華思想必須要重新提倡。 地球人的思想還沒有辦法達到這個境界,最好先體會什麼是「萬法唯心」,不用懷疑。 二十世紀物質科技發展的資本主義,灌輸給人類認為要有很多看得到的物質的東西才叫豐盛,這是誤導,扭曲了豐盛的意義,所以導至人類的貪婪與自私自利的占有。 人類要懂真正的豐盛是一股無形的能量,再加上心識意識,加上行動力,才會成就豐盛,不是掠奪侵佔占有或是投機。 人類要放棄這種物質的貪婪與占有,回到人類基本的應該有的態度。此次新冠就是讓人先關閉起來,沉澱與轉換,讓人的思想改變,要去發現很多無形的有價值的東西,這些就在你們自己身上。 這次的疫情只不過是在告訴地球人,過去很多觀念、做法與方向都錯了。例如人本來是沒有疾病的,疾病是人類集體意識恐懼製造出來的,人類也不需要那些處理疾病所用的東西。疾病是被報導出來的,是人類長期被教導的恐懼的不安全的能量。只要用中華醫學的「平衡」原理,就能解決。 這次的疫情,讓人類見證到地球最偉大的一次改變,疫情只是一個起頭而已,只是在警示人類,地球還要再經歷一次到二次的大清理,釜底抽薪的大清理,這已不叫大蕭條,而是一個大躍進,完全進入一個新生活模式。 未來應該是「共生、共有、共享」的社會,這是有為政府應該在這個時候為人類重新思考、重新規畫的。新冠會摧毀主義與共產主義,卻是塑造「禮運大同篇」的理想國家的契機。 【作者簡介】作者呂尚(見圖),本名呂應鐘,他是台灣的一個怪咖,學識領域從核子到天文,研究領域從物質到量子,創新領域從科學到宗教。 1975年起翻譯出版UFO及史前文明書籍迄今,1980年代傳媒稱他《台灣飛碟研究教父》。 1997年提倡生死學,2004年與李嗣涔校長、吳彰裕教授被媒體並稱《台灣三大科學怪傑》。 2000年罹患癌症時,深入研究自然醫學與量子醫學,出版12部抗癌健康書, 2008年台灣傳媒稱他《台灣自然醫學泰斗》。 2014年亞馬遜出版介紹台灣20位精英的書,稱他為《國際整合創新大師》。 連中國、香港、星馬、美國等地很多華人都會說「我看過他的書」。 在搜尋引擎上鍵入他的名字,一定可以找到非常多的資料。 從1975到2020年出版書籍已達116部,尚有6本書待出版。 45年來養成飛翔在宇宙的角度俯看地球,總是提出極為前瞻與宏大視野的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