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本土確診再降增 52992 例、死亡151例!國內首例青少年染疫心肌炎病逝

端午連假開工首日,本土確診人數再下降,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本土新增 5,2992 例 、境外 31 例、死亡 151 例、其中中重症共有 243 例包含中症 124 例、重症 119 例,值得注意的是出現首例青少年染疫後死亡個案,研判感染後一週出現心肌炎死亡。

今日新增 52,992 例本土病例,24,867 例男性,28,109 例女性,16 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 5-90 歲以上,全台各縣市確診數均有下降,指揮官陳時中提到:「今天病例數比較少,這幾天是假期,比昨天少了 14 %,以七天平均來看,涵蓋率到現在 10 %之後,疫情是有再往下的感覺。」

個案分布縣市如下:

  • 確診破千縣市:新北市(7,703例),高雄市(7,506例),臺中市(7,037例),桃園市(5,162例),臺南市(4,426例),臺北市(3,765例),彰化縣(3,726例),屏東縣(2,213例),新竹縣(1,543例),苗栗縣(1,377例),雲林縣(1,168例),南投縣(1,128例),新竹市(1,028例),基隆市(1,021例)

  • 確診破百縣市:花蓮縣(931例),宜蘭縣(874例),嘉義縣(837例),嘉義市(557例),臺東縣(550例),金門縣(203例),澎湖縣(196例),連江縣(41例)。

國內疫情整體往下降,陳時中分析:「我們分成六區來看,北區的感染的比率已經到 14 %,那時候往下降已經滿清楚,中區仍然在比較高點,他的確診數目、比例不到 8 %、東區為降、南區還是在往上。」

因應中區、南區人口也比較多,整體都是在往下,陳時中說:「不過還是要多看幾天,有請南區積極開病床,持續努力中,南區空床率是 29.5 %。」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5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4例男性、6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46例具慢性病史、64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2日至6月4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4日至6月3日。

今日死亡個案當中有一例兒童、一例青少年,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名 8 個月女嬰有先天性泌尿疾病,在 5 月 31 日發燒、手術造口滲漏疑似感染,入院採檢陽性,6 月 1 日進行手術並入住加護病房,住院期間心跳血壓下降,6 月 5 日死亡,死因為細菌及新冠病毒合併感染併發敗血症。」

因此,國內兒童重症新增一例死亡,目前兒童重症累積 36 例、有 3 例是敗血症,其中 2 例已經過世,都是本身有些先天性疾病問題,指揮中心統計兒童 12 歲以下死亡人數總計有 16 例。

首例青少年死亡個案,是知名編劇岳清清的姪子,羅一鈞提到:「這名 15 歲的青少年有接種一劑 BNT 疫苗,在 5 月 20日發燒、22 日採檢陽性,到 29 日以前都居家照護,30 日在學校突然昏倒,送醫就沒有生命跡象急救無效,過世後進行司法相驗後,法醫研判死因為病毒性心肌炎合併心肺水腫、心因性休克、新冠病毒感染,算是『心肌炎』個案。」

目前國內確診 13-18 歲青少年當中,出現 2 例重症、這例個案是首例死亡,重症個案則是先前在 4 月 27 日時公布,一名 15 歲女性青少年,本身有慢性疾病、確診後出現肺炎,一度呼吸窘迫,已經在 5 月 5 日拔除呼吸器,5 月中已經解隔離康復。

另外,外界也關心重複確診的問題,發言人莊人祥證實:「自 2020年為止,系統統計有兩次確診紀錄者共有 1212 人,至於二度染疫的症狀是否比較輕,目前還沒有定論」。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

國內兒童出現「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醫師:染疫康復後一個月內風險最大

孕婦可以服用瑞德西韋嗎?研究:近五成藥物代謝物進入胎兒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