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流感、新冠症狀難分辨!感染專家王復德醫師:避免重症肺炎,高風險族群投藥「關鍵期」很重要

新冠病毒變異株不斷演進,加上秋冬流感季節到來,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醫師表示,若同時感染新冠肺炎及流感,重症率恐怕會上升、死亡率也不排除會增加。

全球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變異株出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Omicron變異株重症率不亞於Delta,且BA.4、BA.5子變體傳播力較BA.1、BA.2高1;美國哈佛大學的報告指出對BA.4、5變異株的中和抗體效力較原始病毒株降低達21倍2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醫師表示,「由於目前 Omicron 重症、死亡還是相當多,因此目前應該不是最終的變異株,通常病毒越演進傳播力會越強,但重症率也會下降,最後變成像感冒一樣成為常態。」

國內秋冬進入流感季節,他表示,通常流感最典型的兩個症狀為發高燒、全身痠痛,在一般感冒則較常見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而由於感染新冠病毒後也可能會出現發燒、全身痠痛,因此流感和新冠肺炎症狀較難區別。

此外,隨未來邊境解封、口罩政策鬆綁,可能會讓流感疫情再度回溫,這時若同時感染新冠及流感病毒,就怕引發重症或肺炎,因此染疫後於「關鍵期」投藥相當重要。

高風險群染疫後「關鍵期」投藥防重症

王復德醫師表示,流感與新冠都是病毒感染,因此臨床處置以症狀治療為主,若高風險族群服用新冠抗病毒藥物及抗流感藥物可預防演變重症,而根據疾管署所發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臨床處置指引》,重症高風險族群包含3

  • 年齡≧65

  • 癌症

  • 糖尿病

  • 慢性腎病

  • 心血管疾病(不含高血壓)

  • 慢性肺疾(間質性肺病、肺栓塞、肺高壓、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

  • 結核病

  • 慢性肝病(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與免疫性肝炎)

  • 失能

  • 精神疾病

  • 失智症

此外,BMI≧ 30(或 12–17 歲兒童青少年 BMI 超過同齡第 95 百分位)、吸菸(或已戒菸者)、懷孕(或產後六週內)、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等也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

至於用藥時機,王復德醫師建議,若為流感通常建議於 48 小時內用藥、新冠則應按照醫囑用藥,他表示,確診新冠肺炎後不同階段所使用的藥物也不同,確診後 5 至 7天 屬於病毒階段,這時症狀為病毒引起,較易演變重症,應使用抗病毒藥物;至於確診一週後就屬於免疫反應,後續常以類固醇等免疫抑制藥物治療,「以 Omicron 為例,建議確診後前 5 天就應服用抗病毒藥物,以避免發生重症。」

此外,他補充,未來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會關注 Omicron 變異株以及流感的疫情變化,持續觀察新冠染疫率是否下降以及國內流感控制狀況。

全球旅遊復甦,「三防三擊」避免出遊染疫

台灣於 10 月 13 日放寬入境檢疫措施,許多國家也開放國門,面對全球旅遊復甦之際,該如何開心旅遊時避免染疫?王復德醫師建議,為避免在國外染疫,建議還是要打滿疫苗,由於新冠病毒主要藉由飛沫及接處傳染,不少國家已不用戴口罩,但入境隨俗的同時,若至人口密集處還是建議戴上口罩並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此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建議可採取「三防三擊」行動避免染疫,三防為戴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三擊則為疫苗、篩檢和治療,一同面對多變的新冠病毒。

文 / 李祉函 圖 / 何宜庭、巫俊郡

諮詢專家: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臺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管制室主任 王復德醫師
參考資料:
1.      Weekly epidemiological update on COVID-19 - 22 June 202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2.      Hachmann NP et al. Neutralization Escape by SARS-CoV-2 Omicron Subvariants BA.2.12.1, BA.4, and BA.5. N Engl J Med. 2022 Jun 22 : NEJMc2206576.
3.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感染臨床處置指引第二十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

新冠病毒老愛攻擊心臟?心血管權威陳文鍾醫師提醒患者抵禦BA.5謹記四要點

新冠易引發急性腎損傷!腎臟權威黃尚志醫師:慢性腎病患者應注意加強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