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E整併子品牌、不衝開戶數,國泰世華在想什麼?解密數位帳戶二哥背後打算
提到CUBE,與其說這是國泰世華銀行力推的數位品牌,不如說像國泰世華想打造的一道「任意門」——所有的數位金融服務,入口都是CUBE。
這代表,從人手一張的CUBE卡,到網路銀行、數位帳戶,所有最貼近日常消費場景的服務,國泰世華將其全部整合在同一支CUBE App上。
這是尚未知道成效、還無法蓋棺定論的一手。銀行為了搶下年輕客群,推出數位銀行品牌,不是新鮮事。但是在推出子品牌後,卻選擇整併一途,國泰世華是首例。
國泰世華目標一:獲客!合併網銀、數位帳戶,讓CUBE成為唯一入口
截至2024年第2季,國泰世華數位帳戶累積253萬戶,在高基期的情況下,新戶季增率還超過6%,高於市場整體趨勢。
在CUBE之前,國泰世華曾推出子品牌的KOKO,以糖果色設計、好友社群等功能吸引年輕族群,不過在宣布品牌整合後,KOKO在2023年正式走入歷史,數位帳戶、信用卡等服務整併入CUBE中。
「一開始希望用KOKO經營年輕族群沒錯,但我們發現這(數位服務)是很普遍的需求。」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陳冠學指出,金融服務強調的是長期信賴關係,希望客戶在每個人生階段都能使用同一個平台, 整合成同一支App才有機會提供更長遠的服務。
早在2019年,國泰世華內部就開始討論整併的可能性,也迅速達成共識。陳冠學表示,這是因為當資源不需再分散到不同品牌,而是集中在經營CUBE時,將能提供更有競爭力的服務。
他進一步解釋,大企業經常遇到決策、運作與作業流程過度繁瑣的問題,相較起雙品牌的經營策略,如果能適度整併、簡化複雜度,提升內部營運效率,成果將反應在提供更貼近顧客需求的數位體驗上,對銀行與客戶來說是雙贏。
既然要KOKO用戶「搬家」,就要讓新家CUBE有一樣好的機能,銀行端必須提前做足規劃。首先是權益得能對齊,KOKO有的功能、CUBE也必須能對應能銜接,鼓勵用戶趕快搬家。
國泰世華目標二:留客!整併不影響分眾經營,年輕族群一樣愛用
在維持舊有權益之外,CUBE才有的完整服務,也是促使KOKO用戶及早搬家重要拉力。
陳冠學表示, 定期定額投資 是最受到年輕人喜愛的功能,因此原本國泰世華打算在KOKO上推出。不過後來想一想,如果CUBE也有定期定額的功能,就能讓更廣泛的族群也能享受。加上合併策略既定,最後就決定搭載於CUBE上,也作為吸引KOKO用戶搬到CUBE的誘因。
但在舊戶搬家完成後,受年輕人歡迎的KOKO品牌正式熄燈,國泰世華要如何觸及年輕新戶?
「我們從來沒有放棄經營年輕人這塊。」陳冠學表示,銀行端深知初入社會的小資族相當在意活存利率,因此目前只要用戶年齡在25歲以下並持有國泰世華銀行帳戶,透過CUBE App新增子帳戶後,即可享有高利活存優惠,抓住年輕人的心。
目前CUBE每年的新開的數位帳戶用戶中,仍有4到5成來自25歲以下的年輕人,顯示策略奏效。 換句話說,即使捨棄雙品牌經營,在一大群CUBE用戶中,只要進一步仔細擬定策略,一樣能做到分眾經營。
陳冠學也提到,CUBE受到年輕人青睞的一大原因,來自於App的設計美學與使用體驗。有別於過去國泰品牌的大樹,CUBE App以白色介面為主,LOGO是銀色立體的葉脈,是不同世代用戶都喜歡的介面設計。
延伸閱讀:誰是台灣電子支付王?這1家用戶數逾650萬奪冠,一表揭露電支用戶數排名Top10
讓數位帳戶變現!先追求「轉換率」再談獲利
不過對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來說,提高使用意願的關鍵,還是數位帳戶的高利率和信用卡高回饋。這些小資族對銀行來說,屬於不太可能「變現」的客群,反而還可能因為高利率、高回饋,變成支出上的負擔。
銀行業重視年輕客群的原因之一,是年輕人對第一個開立的帳戶會有一定忠誠度,將有利經營長期關係,「但我們當然還是會計算,值不值得投資25歲上下的年輕人。」陳冠學表示,國泰世華不計數位帳戶在帳上立即的虧損與否,重點應該是放在思考要經營哪些族群,並判斷是否有投資價值。
根據業內人士推測,CUBE很可能還是在虧損。不過,國泰世華不把目標放在近年獲利、不積極衝刺數位帳戶的新開戶數,原因來自把目光放遠,期待高市佔率能為長期經營帶來回報。
陳冠學說明,這是因為國泰世華將數位帳戶視為一種基礎的服務入口,而不是拿來獲利的產品,「只要行銷都不做,說不定明天就賺錢了。」他解釋,國泰世華不特別看單一產品獲利狀況,因為當客戶願意留下來,就可能助攻貸款、基金等其他業務,為銀行帶進收入。
目前國泰世華旗下數位帳戶用戶合計超過200萬,市占率維持第二,僅次於台新Richart。國泰世華關注的指標,是在龐大的客戶群開立帳戶後,有多快會申請信用卡、買基金或申貸的「轉換率」,這代表著客戶關係的經營夠不夠好。
陳冠學也提到,「我們沒有期待年輕人一來,馬上就要做多大筆的投資,這也不合理。」換句話說,CUBE願意等,陪伴年輕人財富成長,未來將有機會透過其他產品做到生意。
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分析,不管是針對青年族群推出的高利活存,或是CUBE卡高回饋,都像是「養、套、殺」。先圈住一群認同國泰世華服務的客戶,願意留下來之後,銀行端下一步就是分階段降低回饋力道,加上這群年輕人累積資產後,有了貸款和財富管理需求,就是銀行賺錢的時候。
賴偉晏也指出,數位品牌獲利與否固然重要,但是各家銀行的策略不同,國泰世華相當具有企圖心,CUBE用戶規模也持續擴大,因此在長遠的願景之下,不把當下獲利作為績效考量相當合理。
陳冠學多次提到,並非沒有立即的獲利壓力就不認真,只是強勁追求數位帳戶數量並沒有太大意義。如果開戶數量規模能夠翻倍,但卻沒有反映在整個消金部門的成長上,對銀行經營來說也沒有幫助。
國泰世華的企圖心,也顯露在積極的科技應用上。陳冠學表示,未來CUBE將透過Gen AI(生成式AI)發展更多量身訂製的服務,進一步提升使用體驗,擴大應用金融場景。在他眼中,CUBE還有更多潛力尚未完全發揮,未來將繼續探索更多可能。
延伸閱讀:快檢查信用卡權益!3家銀行「超商兌點」縮水、2家銀行砍回饋點數⋯懶人包一次看
責任編輯:林美欣
更多報導
泡泡瑪特在紅什麼?一家北京小賣店,如何10年翻出3880億市值?最賺IP大解密
【觀點】統一入股PChome不是弱+弱!拆解零售霸主大棋:羅智先想把賠錢電商變大生意!
日本最大二手電商Mercari來台,7000間小七馳援!統一戰隊埋伏筆:還有「新業務」在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