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nder's Talk】做新媒體就一定GG了嗎?

兩年前的今天,KNOWING新聞正式上線!

 

 

感謝很多好朋友與長官前輩們,特地前來站台與支持,實在是大恩,這邊容我不一一表示謝意了。我常常講,如果我是創業做一家雜貨店,主題不對的話,可能就不會有這麼多貴人,一路鼓勵我到今天。

 

 

兩年後的今天,我們擁有了很多成績,可以與大家分享,這邊也容我不一一完整說明了。我常常講,如果台灣的Mobile Internet與新媒體發展,不是如此落後的話,可能現在整體的市場格局就完全不一樣。

 

 

台灣Mobile Internet與新媒體市場龐大,但產業發展卻始終旺不起來,受制於列強!我們看到各國的APP與服務,都搶灘進攻台灣市場,卻沒有在台灣創造相應的經濟效益與產業價值時,台灣非但沒有辦法養出自己的獨角獸,反而為人作嫁,豢養出了海外好多獨角獸。

 

 

蝦皮拍賣與Garena就是最好的例子。

 

 

 

 

KNOWING發起與主辦「WHATs NEXT!移動到未來」數位行動產業高峰會,第一屆有30位產官學演講者與會,第二屆有海內外40位意見領袖分享,就是希望創造Mobile Internet產業突圍的機會。

 

 

「今年順利辦了第二屆,希望未來要辦100屆!」經濟部龔明鑫次長連續兩年參加,這是他特地對我說到的期許。

 

 

NCC詹婷怡主委與科技部陳良基部長,也都完整分享政策發展的方向,透過「WHATs NEXT!」峰會,我們順利打造了官方與民間溝通的平台。畢竟政府不是萬能的,如何官民創造合作能量,以及協助政府突破產業與市場的投入盲點,顯然更是台灣現階段需要的。

 


美國朋友如今都在講「Mobile Only」,大陸朋友總是把「移動互聯網思維」掛在嘴上,而當台灣民間自己做不出好的產品與商業模式時,政府可能連稅都收不到了。

 

 

Facebook粉絲專頁廣告,現在是台灣轉化率最高的廣告模式,但是臉書公司應繳納的20%稅賦,財政部現在還在想該怎麼補破網。

 

 

錢與產值,都已經大幅轉移到手機上,但從電商到遊戲,從社交到支付,從出行到旅遊......台灣有誰真正賺到了呢?

 

 

 

二 

 

KNOWING上線兩年至今,Mobile&Young,是我們的兩個關鍵字。因為從內容產業來說,台灣優質內容都還沒有辦法移動化與年輕化,社群化也很困難。如我在2015年9月15日上線儀式中提到的,KNOWING只是一個小小的「嘗試」,期待台灣有更多的新媒體產品與商業模式的嘗試出現。

 

 

我當時說,台灣一年應該要有至少一百個新媒體團隊誕生,星星之火才能夠越燒越旺!

 

 

然而,傳統媒體仍有品牌與資源,而新媒體難以取得資金與人才,如今卻造成整體產業越來越龜縮。相較於歐美與大陸,台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必須要有更多成功合作的案例,攜手才能走得下去。

 

 

事實上,content與event的商業模式,其實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沒有太大的差異,KNOWING已經連續四個季度獲利。基本上,台灣不是沒有市場,更不應被小市場侷限住,關鍵在能不能試水嘗試出對的商業模式而已。

 

 

 

 

我最近與不少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同業聚會,大家都愁眉苦臉,說到電台新聞部與紙媒編輯部陸續裁員,問我經營媒體究竟該如何突圍?

 

 

我簡要回應說,第一要取得用戶,第二要取得用戶時間,第三要取得用戶數據。

 

 

就像有人在家中訂閱報紙,有人在書店購買雜誌,新媒體一定要取得用戶,絕對不能落入流量陷阱。有了用戶的時間,才能夠建立用戶數據,這才是真正能夠可長可久的商業模式。

 

 

傳統媒體閱讀的效率太低,電視遙控器轉到兩百多台,還是看不到自己想看的節目,又或者一大落報紙翻到底,沒有兩三篇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文章,甚至可能連一篇都沒有完全讀完!傳統媒體仍然擁有資金、資源、人才,但環顧全世界,實在沒有太多在數位與移動市場中成功的案例。

 

 

傳統媒體如今已經難以取得讀者與觀眾的時間,而網上內容越來越瑣碎化、越來越花絮化、越來越低俗化,以贏得臉書算法的導流優勢!連資訊都稱不上,遑論要傳達有價值的知識,導致了線上內容商業模式的難以為繼。

 

 

商業模式說遠了,很多媒體好朋友都遭遇中年危機,才是真的。

 

 

 

 

不能灰心的是,優質中文內容一旦成功移動化、年輕化、社群化,一下子就能夠透過手機,影響全球華人世界。台灣與美國,有這麼多的羅振宇與羅輯思維粉絲,「得到」APP在中國以外的下載規模與打開頻率都不算少,就是一例。

 

 

羅振宇說他滿腦袋都是生意,台灣內容產業也確實不應陳義過高,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其實也都只是一盤盤生意!特別是內容農場與爆料平台盛行迄今,人家都賺到了錢,而你卻賺不到錢?講白了,都是手機用戶時間與眼球注意力的競爭,更是媒體公司營收與獲利的拉扯角力。

 

 

 

 

 

回台灣這一段時間,某些時間,我還是很挫折的。

 

 

以前在兩岸三地的大媒體慣了,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現在發現全都不一樣了。被大企業公關從媒體名單中刪除,或者是客戶拿到名片時滿臉的黑人問號,我也都習慣了。

 

 

畢竟創業,就是要做好沒人看見的生意。大家都懂了,肯定也失去嘗試的空間與機會。

 

 

最近數位時代好朋友們,正在進行創業大調查,我自承說,其實KNOWING早已過了創業階段,實在不算定義內的「創業公司」!當然團隊還是擁有創業時期的熱情與拼勁,只是公司階段已然不同,每個人做事要更穩紮穩打。

 

 

KNOWING一開始的定位,也不是「創業媒體」!我們有八成讀者在30歲以下,其中還有將近一半是大學生,透過年輕化的視角與觀點,來撰寫熱門即時新聞與報導。目前包括Yahoo與Line Today,PCHOME與東森新聞,以及新浪等兩岸三地超過30家媒體與平台,內容交互授權。

 

 

就算是沒有流量的國際/兩岸新聞,我們也認真在寫,維持每天20%的撰稿比例,希望台灣年輕世代能夠更理解台灣之外的重大事務。

 

 

 

 

從編務到業務,媒體的模式已經天翻地覆!在KNOWING的嘗試與探索中發現,新媒體全都沒辦法再依循傳統的「內容+廣告」商業模式獲利。

 

值得注意的是,縱使每天有上百萬流量,但Banner廣告的點擊率與價格實在太低,低到養不活編輯部門與記者。在台灣鋪天蓋地蔚為主流,可說是世界奇觀的蓋台廣告,則大為干擾導流過來讀者的閱讀體驗,造成媒體與廣告主與讀者「三輸」的窘境。

 

事實上,「流量」並不等同於「用戶」!做媒體一定要擁有「用戶規模」,好比紙媒有訂閱客戶,新媒體絕不能只看「流量高低」,當所有人都訂錯了KPI指標時,怎麼獲利賺錢?

 

雖然在新聞聚合APP產品上,KNOWING沒有成功發展起來,但在新媒體思維與商業模式上,我們找到了存活與發展的空間。

 

 

我們持續探索媒體與產品相互之間的發展可能性!每一個小成就,都是團隊每一個人的成績累積而來。

 

 

感謝有你!

 

 

 

如果你是研究所與大四學生,歡迎加入「星編輯」實習計畫:http://www.knowing.asia/rising_star

如果你想挑戰新媒體工作,歡迎聯繫我本人:jet@knowing.asia

如果你是對新媒體content與event有興趣的廣告主與客戶,歡迎聯繫:hi@knowing.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