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環境部長會議明登場 日本欲主導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淨零排放卻敬陪末座

日本作為今年七大工業國組織(G7)的輪班主席國,將於15、16日在日本札幌市舉行氣候、能源、環境部長會議。根據日媒報導,預計該會議上G7各國將針對溫室氣體排放權(減排量)交易的基本原則達成協議。日本政府正在協調將其納入閣員聲明和成果文件,並將主導制定國際規則,確保企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不過弔詭的是,據彭博新聞報導,身為輪班主席國的日本,淨零排放(淨零碳排)卻在G7中敬陪末座。

根據《讀賣新聞》14日報導,所謂「排放權交易」,指通過引入太陽能發電、植林等而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此認證為「信用額度(減排量)」,並將「信用額度」用在兩國或公司之間進行交易的機制。國家與公司會買賣「信用額度」,買方可視為減少了被買的那一部份。

國內外都有「信用」的交易市場,除了由國際組織和國家管理的系統外,還有由民間團體管理的系統。不過,有關由民間主導的部分「信用額度」,有人指出其具有「減排量比實際大上許多」等詬病。

作為規定的基本原則,政府力求達成下列合意,1符合將自工業革命前的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1.5度以下的目標、2企業優先減少自己公司的排出、3確保說明責任與透明性等。上述基本原則,若能在G7的氣候、能源、環境部長會議上達成合意的話,10月左右將召開包含民間在內的國際會議,並開始於實務上作業。

日本自2013年起,開始與發展中國家推動個人的「聯合抵換額度機制(Joint Crediting Mechanism,JCM、2国間クレジット制度)」。在這些成就的背景下,日本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上,一直主導著信用額度的討論。

日本環境省的幹部表示「排放權交易雖然效果大,但有部分地區的減排量降幅過高,因此招致不信任感。取得合意後,欲以日本主導來提高交易市場的質量」。

作為G7輪班主席國 日本卻在淨零排放中居後

日本在實現淨零排放上落後其他G7國家。彭博新聞

根據彭博新聞報導,日本作為今年G7輪班主席國,具有主導脫碳討論的立場,但在日本本國的對策上卻無法因此而說一定會有所進展。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分析,可再生能源等發電時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淨零排放電源」的比例,截至2021 年,日本為30%,是G7中最低的。甚至,即使在截至2030年的預測上,日本也僅次於義大利,為倒數第2名。

另外,由國際上的中央銀行、監管機構所組成的中央銀行與監理機關綠化金融系統網絡(Network of Central Banks and Supervisors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 NGFS)與彭博的數據上,比較G7國家目前的減排趨勢後,可以看出日本在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道路上,得走得最遠。

BNEF分析家伊紮迪·納亞法巴德(Ali Izadi-Najafabadi)表示,「若未立即做出重大政策改變的話,日本將繼續落後G7的其他國家」。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