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Lab落地中國成立「極狐公司」,海外科技企業入華模式生變

編者按:本文來自界面新聞,作者:彭新,36氪經授權發佈。

全球著名編程開源開發平台GitLab進入中國,與中方成立合資公司。3月18日,極狐信息技術(湖北)有限公司宣佈在中國武漢註冊成立。極狐公司將面向中國市場提供覆蓋軟件創新全生命週期的本地化一站式開源軟件開發運維(DevOps)平台及相關定製化產品和解決方案。

GitLab成立於2014年,是世界上主要代碼開發平台之一,聚集了超過3000萬註冊用戶,也是重要的開源軟件社區。開發者可基於該平台貢獻、分享代碼等。同時平台也提供付費的私有託管服務等。

工商註冊信息顯示,極狐公司是GitLab與紅杉寬帶跨境數字產業基金,以及高成資本共同成立的中國合資公司,首輪獲得數億元人民幣投資。GitLab在合資公司中佔股72.25%、紅杉寬帶佔股18.75%、高成資本佔股9%。極狐公司創始人兼CEO陳冉曾任IBM、惠普等海外公司高層職務,負責極狐公司的管理與全方位業務發展。

陳冉稱,未來極狐公司將重點去做開源培訓和教育,推進研發和最佳實踐、技術標準、社區繁榮、扶植初創科技企業和青年人才、開源培訓等方面的工作。

極狐公司稱,基於中外合作,極狐公司同時兼具國際領先技術和品牌授權。以GitLab技術入股為前提,兼具國內本地企業的競爭力與靈活性。公司將針對中國用戶需求,將GitLab DevOpS平台和企業級解決方案充分本地化,並與 GitLab國際版本持續同步更新。與此同時,極狐公司自主研發並獨立運營GitLab CN開源代碼庫,推出GitLab中國發行版,持有獨立知識產權,實現100%國產化獨立運營。

「2個月談判期間同步鎖定核心管理團隊,交割前主要管理團隊到位;2個月簽約,3個月合資公司註冊成立,全部遠程線上交流。」紅杉寬帶跨境數字產業基金合夥人徐全利列舉該項目特點時稱,極狐公司落地之迅速,已經大大超出預期。

根據徐全利披露,在正式落地中國前,GitLab在中國已部分提供服務,並擁有數百萬中國用戶,由於在華並無實體,在業務對接、客戶服務上存在掣肘。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紅杉寬帶在印象筆記、IBM Watson、源訊雲後,又一落地中國的跨境項目。其特殊性在於,這也是紅杉寬帶首次在中國市場「從0到1」構建的合資企業,紅杉寬帶稱之為「中外合資3.0」模式。

徐全利認為,「中外合資3.0」能夠克服近些年外商以獨資或傳統合資模式進入中國市場所遭遇的「水土不服」,更好地幫助國外科技公司入華開拓市場。

據徐全利介紹,所謂「中外合資3.0」模式,就是為了與以往傳統以銷售為主的、沒有本地決策權和產品研發能力的合資企業1.0和2.0模式相區別,「中外合資3.0」希望能夠在中國本土建立一個具備產品研發、銷售與服務全功能,並擁有本地決策權的新型中外合資企業。

在該模式下:外方提供技術、產品和品牌,紅杉寬帶提供資金和本地資源,且中外雙方股東都不參與運營,真正負責運營者為本土管理層,在中外雙方股東將為管理層提供「有競爭力的股權激勵和充分的運營權」後,確保其領導公司去開發和銷售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和服務。

以印象筆記為例,2012年Evernote進入中國,2018年,獨立運營近六年的印象筆記完成重組——在Evernote開放全部源代碼以及其他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印象筆記成為一家由Evernote、紅杉寬帶跨境數字產業基金和中國管理團隊三方均衡持股的合資公司,並引入紅杉寬帶數字基金數億元人民幣投資。隨後,在今年3月17日,印象筆記宣佈完成數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中方管理團隊已成為成最大持股方。對於目前的印象筆記的運營和投資回報,徐全利表示滿意。

「不久之後,我們會持續做股權的調整:通過向管理層發放股權激勵,稀釋所有投資人,包括Gitlab;此外,我們很快會展開下一輪的融資,也會進一步稀釋外方股權,最終會逐漸向理想股權比例靠攏。GitLab非常看重中國市場,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投資能夠參與到極狐公司當中來。」針對極狐公司,徐全利稱。

對GitLab來說,成立極狐公司,可以幫其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並分享增長成果。同時,在爭奪中國日益增長的開發者上,GitLab較主要競爭對手GitHub領先一步。GitHub成立於200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代碼託管平台之一,2018年6月,微軟斥資75億美元收購了GitHub,但仍讓其以相對獨立的方式運營。

據英國《金融時報》2019年12月報導,GitHub首席運營官埃裡卡•佈雷西亞(Erica Brescia)在接受其採訪時表示,正考慮分階段擴大公司在中國的業務,首先將在中國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用於招聘員工和中國區管理層。在那之後,GitHub會考慮是否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以及將GitHub的部分內容放到中國境內。界面新聞瞭解到,GitHub入華仍在推進中,但節奏並不快。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