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DeepMind是研究中心還是企業?靠自研TPU打AI商戰,有哪些優勢、挑戰?

AI如同新一代Internet,帶來巨大破壞與機會。從技術開頭,再來是商戰接手,第一回合由OpenAI獨領風騷,每一個願意為使用付費的用戶和企業,不斷疊加進入拋物線成長,炒熱話題、股價和關注。第二回合鐘聲剛敲下,巨頭們的戰略是什麼?誰又會笑到最後?
《數位時代》邀請你票選哪位巨頭勝出?參與投票並訂閱電子報的email帳號,就能收到《數位時代》電子雜誌一份!(投票活動連結於文末)

在倫敦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附近的Google英國總部,總面積達6萬坪,可容納7,000多名員工。在這座龐大的辦公區域中,有1處專門為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 DeepMind保留的空間。

面對微軟與OpenAI聯軍來勢洶洶,Google的祕密武器就是DeepMind。2023年4月,Google將旗下2個主要的人工智慧研究部門——Google Brain與DeepMind合併,命名Google DeepMind事業群,集中所有AI研發資源打反攻戰。

在新人事布局上,Google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任命原DeepMind創辦人傑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擔任指揮官,負責統領整個AI部門;同時指派傑夫.迪恩( Jeff Dean)擔任首席科學家,負責設定公司AI研究的未來方向,以及領導關鍵研究專案,例如一系列的多模態Gemini模型。

DSCN2871.jpg 圖/曾靉 / 攝影
DSCN2871.jpg 圖/曾靉 / 攝影
Jeff Dean.JPG 圖/翁書婷攝影
Jeff Dean.JPG 圖/翁書婷攝影

巨人覺醒!採TPU練功奇襲AI戰

Google在去年底推出的多模態AI模型Gemini,能夠理解與推理文字、程式碼、聲音、圖片、影音等不同類型的資訊,正是Google DeepMind的最新協力之作。他們沿用AlphaGo的技術打造這套模型,號稱最高階版本「Gemini Ultra」在32項AI測試中,有30項測驗結果超越GPT-4,所展示的影片觀看次數在1天內突破百萬。

《富比士》(Forbes)更指出,Gemini凸顯Google DeepMind的優勢:在自家設計的TPU晶片上訓練模型,而不是與業界其他公司爭奪高價稀缺的GPU資源。綜合以上條件,成功讓Google重返市場主導地位的競爭行列。

迪恩指出,與前一代TPU v4晶片相比,TPU v5晶片訓練大型語言模型的速度提高2.8倍,整體CP值提高約2.3倍,「TPU晶片對我們在Gemini前沿模型上的開展與研究,至關重要。」

哈薩比斯則強調,在Gemini模型的支持下,Google承諾AI聊天機器人Bard將變得更加實用,能更有效率地完成推理任務。

此外,終端設備的應用也會變得更加自動化,比如快速摘要Pixel 8 Pro(內建Gemini Nano模型)手機裡的錄音內容,以及提供通訊軟體WhatsApp自動回覆訊息功能。

「這是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Google新時代的開始。」哈薩比斯表示。

技術為王?變現戰略不明爆離職潮

有關Google DeepMind的獲利策略尚未公開,目前看來依然是虧損狀態。儘管如此,Google高層多半願意繼續買單,預計Gemini模型最終會被嵌入Google的搜尋引擎、廣告以及Chrome瀏覽器,藉此提升核心業務競爭力。

雖然在技術有獨到之處,但DeepMind的自我定位一直是研究中心,而不是企業,這使得它的商業模式和收入來源並不清晰,導致Google高層和DeepMind核心團隊始終無法形成共識,對吸引和留住人才存在風險。

據英國《金融時報》旗下報導歐洲新創企業的媒體網站Sifted指出,愈來愈多的頂尖研究人員請辭,另外發展新事業,理由是不清楚Google和 DeepMind後續將如何推動技術商業化。席德.賈古瑪(Sid Jayakumar)就是一個例子,他曾在DeepMind工作長達7年,現在已經自立門戶,創辦另一家新創Finster AI。

另一名前DeepMind研究科學家則表示,離開DeepMind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不確定自己正在從事的專案,能不能在研發成果商業化的過程中倖存下來。

對Google、DeepMind來說,眼下不僅要確保3種Gemini版本:Ultra、Pro、Nano,分別靈活地部署在不同應用場景,以及在消費端成功變現,同時也要克服內部亂流,才可能在第2回合逆轉局勢。

責任編輯:謝宗穎

更多報導
【AI商戰2.0】Google憑Gemini一甩Bard陰霾!肩負10億鐵粉「偶包」如何逆襲?
5000天後的AI贏家是誰?Kevin Kelly觀戰預測:不會是檯面上這些「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