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 FinTech》紅樓資本共同創辦人、Comma3 Ventures Founding partner楊曜陽:假設2025年是個大牛市,投資加密貨幣人數可能會攀升到10億人左右

「如果還沒開始嘗試,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點,其實也不見得需要投資,可以玩DeFi或GameFi專案,都能一窺科技如何改變未來生活的模樣。」紅樓資本共同創辦人、Comma3 Ventures Founding partner楊曜陽,在第八屆《Hit FinTech》金融科技產業高峰會中表示。

楊曜陽創辦的紅樓資本跟Crypto fund Comma3 Ventures是國內第一個專注在加密貨幣投資的創投基金,從2017年全心投入領域之中。他觀察,2017年跟2021年的兩個牛市吸引大批投資人湧入,第一波約有1000萬至2000萬人,第二波約有1億人,假設2025年是個大牛市,投資加密貨幣人數可能會攀升到10億人左右。

不過楊曜陽指出,鐘型分布曲線前15%的投資人會想辦法放一百萬、兩百萬,甚至五百萬台幣進去,期望賺取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暴漲報酬,但其餘9億人對於加密貨幣仍存疑慮,他們傾向先用閒置資源小試牛刀,賺到Token等確認獲利後再加碼投資。

就東西方加密貨幣發展趨勢,楊曜陽表示,東方看Bitcoin、L2的生態系,而西方則在RWA模組化以及DePIN賽道,但個人認為後續Bitcoin生態系、Solana生態系,以及Move生態系應該會起來。

身兼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Web3 創投代表,楊曜陽透露,今年因應公會成立40周年,將研擬Web3 Program,第一階段通過將提供小額啟動資金,並教授如何撰寫計畫、產品開發、編寫智能合約等,未來再導入Web3創業基金,加速這股能量發展。他笑道,很高興終於說服公會投入這項發展領域,也歸功於美國通過比特幣 ETF ,讓大家都變成美股投資者,而不只是加密貨幣投機者。

楊曜陽並分享親身投資案例,之前投資台灣的兩個純台灣項目,首先是Zeus Network,做比特幣跟Solana間的跨鏈協議,從投資至今已成長30幾倍,達到10億美金,另一個案例當初估值僅1千萬美元,但在協助下,敘事能力獲得大幅提升,目前已達3億美元。

他強調,台灣團隊最大問題並非技術實力欠佳,因為台灣與美國在技術沒有太大差異,但台灣缺少敘事能力,無法展現項目潛力。另一方面,台灣喜歡單打獨鬥,少有跨界合作的意願,相較之下,美國、中國團隊更善於集結資源,共同擴大事業版圖,這都是台灣創業團隊急需學習的領域。

最後,楊曜陽分享,身為台大校友,受邀回母校台大演講時,發現全班同學竟無一人投資加密貨幣,讓他感到相當訝異。作為台灣最頂尖大學的學生,為什麼沒有去嘗試這件事情,當下便跟同學說:「你們至少開個小狐狸錢包,買個USDC或者是以太幣丟到錢包裡面試試看,就會知道這整件事情很神奇。」

加密貨幣自2008年誕生至今已經16年,楊曜陽認為,如果還沒開始嘗試,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點,其實也不見得需要投資,可以玩DeFi或GameFi專案,都能一窺科技如何改變未來生活的模樣,另一方面比特幣ETF大行其道,最大受益者當屬Coinbase,因為比特幣ETF要放在Coinbase做保管,目前本季Coinbase財報亮眼,僅資產保管費就大賺特賺,再加上ETF市場前景廣闊,Coinbase的成長空間實在難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