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世界競爭力 台灣退步2名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18日公布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由新加坡時隔3年重返首位,台灣整體排名為第8名,退步2名,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與基礎建設等4大指標,有3項倒退嚕,其中經濟表現更由20名退到26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弱勢項目排名幾乎敬陪末座,如觀光收入占GDP比率,在67個受評國家中排名第65名。

據統計,影響排名結果的4大指標中,我國企業效能、政府效能與基礎建設分別高居全球第6名、第8名與第10名,但僅基礎建設排名往前,由12名進步到第10名,其餘都下滑;總排名退步2名,國發會分析,主要是經濟表現從上次的20名滑落到世界第26名,去年全球高通膨、高利率環境,導致終端需求疲軟,國內製造業持續調整庫存衝擊出口,加上廠商投資動能趨於保守所致。

IMD年報資料顯示,我國有頗多評比具全球排名前3名優勢,包括人均金融卡交易額、高科技商品出口、企業研發支出占GDP比率等,但也有部分弱勢項目排名幾乎敬陪末座,如觀光收入占GDP比率,在受評國家中排名倒數第3。

報告建議,台灣應加速數位化和淨零雙轉型;多元化布局供應鏈,提升經濟韌性;同時深化國際合作,因應地緣政治和氣候變遷挑戰,並加強重點產業國內人才培育與外籍專業人才引進,藉此提升國家競爭力。

新加坡時隔3年重返首位,其中在政府和企業效能表現尤為強勁。報告指出,新加坡對新科技採取「把握機會並妥善管理」的策略,在地緣政治和資源雙雙緊張的困境下加強競爭力。新加坡提供進修課程協助勞工,並以企業轉型把握AI趨勢,藉此抗衡AI對許多經濟體造成的發展阻力。

美國整體表現下降3名至第12名,企業效能和政府效能排名下滑最為顯著,公共財政一項更直接落至接近墊底的第61名。

大陸則躍進7名至第14名,4大面向各有成長,經濟表現排名第6,其他3項排名偏低。報告建議應設法緩解全球經濟放緩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同時加強政策改革,激發市場活力,並降低地方政府債務,增強財政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