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再次下修全球經濟預測並發出衰退警告,中國今年GDP或僅3.3%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貨幣基金織(IMF)週二再次下調全球增長預測,並警告高通膨和烏克蘭戰爭帶來的下行風險正在成為現實,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將全球經濟推向衰退的邊緣。 路透報導,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預計2022年全球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3.2%,較4月預估的3.6%少了0.4個百分點。IMF預告由於中國和俄羅斯經濟下滑,全球實際GDP第二季將出現萎縮。
IMF將2023年全球增速估值從4月預估的3.6%下調0.7個百分點至2.9%,稱受貨幣政策收緊的影響。全球經濟2021年反彈6.1%,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萎縮3.1%。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一份聲明提到,「自4月以來,前景明顯暗淡。世界可能很快瀕臨全球衰退,距離上次衰退只有兩年。」IMF指出,最新預測“非常不確定”,面臨俄烏戰爭令能源和食品價格飆升導致的下行風險。這將加劇通膨,並使長期通膨預期變得根深蒂固,促使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在一種“可能的”替代情境下,包括年底前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完全被切斷以及俄羅斯石油出口進一步減少30%等,全球經濟2022年增長可能放緩至2.6%,2023年放緩至2%,明年歐洲和美國經濟增長可能近乎為零。
IMF也提到,自1970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只有五次低於2%,其中包括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衰退。
IMF最新預估發達經濟體2022年通膨為6.6%,遠高於4月預估的5.7%,並稱高通膨的持續時間將長於先前的預期。IMF預計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2022年通膨將達到9.5%,高於4月預估的8.7%。
古蘭沙說,「當前的通膨水準對目前和未來的宏觀經濟穩定構成明顯風險,讓通膨回落到央行目標應該是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任務。貨幣政策收緊將在明年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增長放緩並給新興市場國家帶來壓力,但推遲這一進程“只會加劇困境”,央行“應該堅持到底,直到通膨得到控制。」
IMF確認7月12日對美國增速估值,預計2022年和2023年分別增長2.3%和1.0%,自4月以來受需求放緩影響,這項預估已二度遭到下調。
IMF將2022年中國增速估值由4月估的4.4%大幅下調1.1個百分點至3.3%,稱因新冠肺炎疫情和大城市封控導致減產,並加劇全球供應鏈中斷。此外,中國房地產業危機日益惡化拖累房地產領域的銷售和投資。當局祭出的額外財政支持可能改善經濟增長前景,但大規模疫情和封控導致的經濟持續放緩,將產生強大的外溢效應。
IMF將2022年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從4月預估的2.8%下調至2.6%,德國等受俄烏戰爭影響更大的國家增長預期下調幅度更大。IMF將德國今年增速估值由4月估的2.1%下調0.9個百分點至1.2%。
由於旅遊業和工業活動前景改善,義大利2022年增長預期有所上調。但IMF上週則預告,如果對俄羅斯天然氣實施禁運,義大利可能會遭受嚴重衰退。
IMF表示,由於西方加強金融和能源制裁,預計俄羅斯經濟2022年將收縮6.0%,2023年再衰退3.5%。IMF估計,烏克蘭經濟受戰爭影響將萎縮約45%,但這項預測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