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觀點/李兆立:如果是汪平雲的話,他會怎麼做?

(文/李兆立)知名動畫《葬送的芙莉蓮》的名句「如果是欣梅爾的話,他一定會這麼做的」,因為被中捷英雄「長髮哥」引用在台灣爆紅。

圖/時代力量前秘書長李兆立。(李兆立提供)
圖/時代力量前秘書長李兆立。(李兆立提供)

圖/時代力量前秘書長李兆立。(李兆立提供)

這句話會如此讓人共鳴,是因為許多人都曾經歷過迷失、自我懷疑甚至失去勇氣,因此透過回想彷彿指南針般的人生標竿,幫自己找回方向繼續前進的時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欣梅爾,我的那一位名字叫做汪平雲,他是什麼樣的人?容我借用他一位「摯友」的哀悼文:「一向身居幕後的平雲,對憲政、法治、民主、人權與本土價值的種種努力付出,從來就不是在成就個人之功業,而係基於使命感所為,最真誠的奉獻。對於一個如此深具領袖魅力的天生領導者,願意委身舞台之後承擔所有繁重而艱困的工作,將鎂光燈與掌聲讓予他人,我只有深深感動。」

對我來說,汪平雲就是一種精神,是為了堅持本土進步價值,不向權力低頭,更不為權位而妥協,只問是非不問藍綠的從政態度。

因為汪平雲,轉型正義也成為我的志業;因為汪平雲,我結識了他這位「摯友」,並在他的邀請下加入時代力量。

但這位「摯友」近日的言行,實在讓我非常非常地意外。

首先是國民黨大推「救國團條款」,企圖翻盤不當黨產條例,讓國民黨附隨組織取回16億時,這位「摯友」不僅沒有出席立院投票,受訪時又避重就輕地只談了「立法技術」,對於國民黨企圖讓轉型正義開倒車的行徑,沒有一句評論。

再來是民眾黨中央委員張凱鈞,在訪中行程時大談「兩岸一家親」,結果曾經數度表態明確「反對兩岸一家親」的這位「摯友」,受訪時的話繞來繞去,就是不願再說一次「我反對」。

記憶中,這位「摯友」還是我的同事時,對於上面兩題的回應往往非常明快,而且價值清楚,甚至不惜槓上藍綠紅白。

例如,汪平雲死後9年,他在時代力量所主導的不當黨產條例草案,裡頭對於附隨組織的定義非常清楚,照那個版本去認定,救國團就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跟所謂溯及既往的立法技術一點關係都沒有。

汪平雲死後11年,他更是在同黨立法委員林昶佐多次表態挺柯文哲時,數度明確表達「無法支持兩岸一家親」,當五位黨籍台北市議員候選人都邀請他出席造勢時,他就「只出席願意批評柯文哲」的候選人造勢場,以行動來表態。

汪平雲死後16年,他以「對民進黨看法不同」為由離開時代力量,導致迄今仍有部分前支持者批評「時力變質」,猛轟現任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

然而,汪平雲死後17年,時代力量依舊反對國民黨的救國團條款,也依舊反對兩岸一家親。兩相比較,究竟是誰變了?

民進黨當然有許多令人失望的地方,無論是立法上的改革跳票,還是行政上的傲慢酬庸,甚至不止一次被評論為「打倒惡龍後,自己卻化身成惡龍」。正是因為如此,就該更加貫徹汪平雲的精神,而不是反過來和前一任的惡龍聯手,甚至在名為不當黨產的獠牙要被還給惡龍時,選擇袖手旁觀。

我忍不住想要提醒這位「摯友」,下一次發言或表決前,請先想想:「如果是汪平雲的話,他會怎麼做?」

當然,前提是如果他還記得汪平雲的話。

更多引新聞報導

IN觀點/馬英九「口出狂言」惹毛陳水扁 3位總統掀論戰

立院亂鬥/江怡臻:國會改革藍軍士氣大振 綠新北市長先內戰

立院亂鬥/李兆立:覆議案將維持原案 藍綠下鄉宣講各有所圖

立院亂鬥/黃國昌變了不是時力變了!王婉諭籲換總召解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