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360 Flow 手機雲台評測:極簡易操作、強大 AI 人物追蹤、展現個人風格

內建三腳架、冷靴,一步到位。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科技品牌在核心產品發展成熟之後都愛橫向發展,打造所謂的產品生態鏈。連名字都告訴你是專職 360 度相機的 Insta360,在模組式相機之後的新嘗試是手機用的三軸穩定器 Insta360 Flow,是連相機鏡頭也沒有的產品呢。

Insta360 Flow 主打簡易操作、強大且長效的 AI 對像追蹤以及展現個人風格,而且更內建三腳架、冷靴,是款一步到位的入門之選。是的,Insta360 也交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 159 美元定價,是顯然來正面挑戰 DJI Osmo Mobile 6 的價格段。

設計 / 手感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Nothing 的 Y2K 透明機殻潮流也影響過來,Insta360 Flow 的中段機殻也有一半是用了透明外殻當然實際裸露出來的電路板只有一小段,大多都是被裝飾面板檔住,不過這也足夠搶眼。更妙的是 Insta360 還留了一個細縫,讓使用者可以自行印刷小紙條放到機殻裡面,來「個人化」這支穩定器,規格大概是 2cm x 7cm,但建議尾巴長度可以多留一點,便利日後把紙條拿出來。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做為穩定器,Insta360 Flow 摺疊時的形態只有一台 iPhone 般大,相當小巧且平整,很好收納。這支主打簡易操作的雲台,開機只要扭動一下就可以展開,再來就是把預先安裝好手機的磁吸夾子對準前端合體,即可使用。iOS 更有快速進入 app 的能力,單擊通知就能跳轉至拍攝介面。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手把部分非常短,單機使用會不太順手,所以 Insta360 就早有準備一個矽膠外套來讓使用者自行選用,主要補回人體工學設計的握感,以及物料本來的防滑性。可惜他們的人體工學設計僅考慮到食指扣下扳機的手感,小指仍然略感空虛,但這也是小巧設計的必要代價。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手把頂部可以拉出 215 mm 的延長桿;底部更藏有乾坤,除了標準的三腳架螺絲孔之外,還可以拉出內建的三腳架,不需要像其他競品一樣分開攜帶。目前看起來是蠻紮實的,只是萬一日後不幸有損壞就不利維修,所以內建式的設計也是雙刃劍。回到上文的握感問題,三腳架拉出後也不太能夠補足小指的握感,如果裝上矽膠外套後的段差更是明顯,有點可惜。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續航力方面,Insta360 Flow 內建能用 12 小時的 2,900mAh 電池,而且更有電源輸出的 USB-C 埠可以為手機作應急充電之用。同時 Insta360 還設計了一顆補光燈配件,有三種亮度和色溫,不意外就是透過這 USB-C 來取電,能在昏暗場景將就打個光。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說到配件,Insta360 在中段的透明機殻下方有個冷靴埠,可以安置無線麥克風的接收器,甚至是直接掛上槍型麥克風。會時常用到冷靴的話,也建議把小蓋子先拿掉(用力一點就能拆除)。這樣的設計是 DJI 所缺乏的,雖然他們的 DJI Mic 是直接把接收器掛在手機上,但市面上還有其他不同的選擇,或是使用者要外掛其他配件呢?因此 Insta360 給個冷靴的做法是更具彈性的。

全域操作 SmartWheel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在 Insta360 Flow 的手把部有個圓形操作區,側面是個左右扭動的操作環、帶觸控能力的黑色面板上有三顆實體鍵、中央再有一個搖桿,所以這是一組設計非常緊密的三重操作系統。操作環是兼作拍攝時畫面縮放和相機的切換 – 持續的扭動就是縮放、快速扭到底再放手就會切換相機。Insta360 還取材 iPod 經典的 click wheel,在上面畫半圓或是輕觸左、右兩邊就能切換雲台追蹤模式,上面的 LED 燈會顯示正在使用的模式;搖桿就是控制手機朝向的方向。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說到 Insta360 Flow 主打簡易操作,在極速展開雲台之外還有幾個部分。首先的是 Insta360 app 在拍攝畫面之外,就連 app 裡的播放控制也交由 Flow 的觸控面板來操作,更妙的是還懂得按影片方向來轉動手機!所以大家在拍片之後就不需要把手機拆下來回看作品,一樣是透過觸控面板來選上一張、下一張、播放、暫停等。

雲台模式中的「自動模式」會自動按照使用者的走動而增減手機跟隨的敏感度,特別是在跑動時會減低靈敏感,避免畫面意外跑掉。同時主體追蹤也只需要扣動一下扳機即可,不需要特意用手指點擊選取,減少畫面抖動。拍攝時介面也會有各種提示,包括不同的拍攝範本、建議,都是讓新手用家更能善用穩定器。

深度追蹤 3.0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在硬體上有不少規格與其他競品重疊,要突圍而出就是靠軟體功能。他們強調有 AI 助力的最新一代深度追蹤 3.0(Deep Tracking 3.0) 有多個長處,包括能在畫面縮放以及慢動作拍攝時都能繼續追蹤主體、持續追蹤人物、多角度辨識主體。

能夠在人物長時間離開畫面再回來後仍能繼續追蹤的「持續追蹤」模式是最為實用,因為人物在拍攝時會有機會被障礙物遮擋,不一定能馬上回到畫面,甚至會有其他人亂入。小編試過在人物離開畫面 10 秒以上,重新回來後都能馬上辨識並追蹤,不會跟著別人走。只是這個 AI 追蹤功能有點太積極,會在人物被擋時轉換至廣角端來嘗試重新找回目標,這有可能會造成剪輯時的一些麻煩。至於慢動作時繼續追蹤主體的能力,在主體有遠、近距離變化,像是小毛孩任意跑動等情景時尤其實用,讓出片率大大提高。

總結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Flow 評測

Insta360 的首次跨界手機雲台的成果算是不錯,Flow 整體的操作性都叫人滿意,而且使用體驗更有不少是優於其他對手,甚至是具備獨有功能。可惜的是 Flow 為求外觀的小巧,犠牲了人體工學設計,隨上配件的做法只能說是亡羊補牢。不過這也看到 Insta360 是決心要吸引入門級用家的定位,畢竟一般消費者的著眼點比較多在外觀和操作性,握感的微妙差距還是次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