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溟溟》鄧九雲:最愛上聞天祥的電影課

鄧九雲(攝影:莊泳翔)
鄧九雲(攝影:莊泳翔)

【文/雀雀】台灣電影《溟溟》即將於本週上映,女主角鄧九雲坦言自己的電影夢啟蒙自聞天祥:「曾經去旁聽聞老師在政大的編劇課,那堂課需要學生寫劇本,我也有寫一些短片劇本請老師幫忙看,他也都會回覆一些很實用的建議,好拍不好拍,或者角色立場合理性,他都直言不諱後來我再進一步做調查,也真能印證老師的說法。那時有感受到了被培訓的能量,燃起了我想創作劇本的慾望。」直到現在,鄧九雲謙言自己仍在打磨自己想寫的故事,也喜歡與人討論劇本,但對於寫別人的故事尚且沒有把握。

▲鄧九雲(中)、高英軒(左)主演《溟溟》。(圖/華映)
▲鄧九雲(中)、高英軒(左)主演《溟溟》。(圖/華映)

上電影劇本課是一種認識電影的方法,而拍攝《溟溟》也是一次跟電影更具體靠近的經驗。鄧九雲提到了《溟溟》攝影師 Chris 有在美國擔任燈光師的職涯經歷,他所捕捉的光影夠細膩,常常能將有雨又有煙的「真實泥濘感」呈現在影像之中、讓鄧九雲感受到了十足的電影感。且拍攝電影所需的美術場景、服裝與道具等都能透過鏡頭特寫而被呈現在大銀幕上,這是她感受到劇場與電影最大的不同。

鄧九雲(攝影:莊泳翔)
鄧九雲(攝影:莊泳翔)

電影拍攝是長期戰,是以演員包括在拍片期間的狀態保持都是工作的一部分,例如要吃得清淡、不能長痘痘或變胖以免不連戲。倒是劇場表演要一氣呵成,常常很吃演員的台詞與口條。游走兩邊表演的經驗,知道觀眾體驗故事將受到形式不同而產生不同閱聽觀感的鄧九雲也為觀眾導覽:「《溟溟》完全就是一個很影像的故事,台詞很少,都是用畫面去說故事。但《溟溟》的敘事切換是有劇場感的。」

《溟溟》
《溟溟》

有些演員特別享受即興,鄧九雲則喜歡稍微排過戲再做演出。回首表演來時路,不論是劇場或電影的演出,每一場表演的狀態都將仍受到天時地利人和的不同而成為獨特且有機的一場戲,每天演完戲都會開會的導演也是有的。無論如何,身為演員,鄧九雲謹遵的表演真理則是「演員舞臺上必須保持在不能疲乏的狀態中,感受當下,影視表演亦然。」《溟溟》於 6/16 全台上映。

鄧九雲(攝影:莊泳翔)
鄧九雲(攝影:莊泳翔)

延伸閱讀:想看到男神莫子儀的另一面?就要戳他!

延伸閱讀:舞台劇演員在台上時,不會有人會把你推下去!

鄧九雲(攝影:莊泳翔)
鄧九雲(攝影:莊泳翔)

movie_id: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