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Pay無縫接軌高捷 下半年掃碼通過閘門

記者 溫子豪 報導

高雄捷運在「多元支付」上動作頻頻,不僅搶先攜手萬事達卡建置信用卡感應乘車服務,其實早在年初閘門就已設置「QR Code」掃碼。據了解,預估待LINE Pay與一卡通合作的電子支付服務上線後,就能無縫直通高捷,搶在北捷前成為首家支援掃碼的大眾交通系統,也意味「掃碼」將是行動支付的主流之一。

根據高捷的統計,今(107)年7月每日運量平均約17.7萬人,年度總載運人次超過6,000萬人,雖然不及台北捷運單日220萬人次的高運量,但在「支付」則領先走在前端。除了導入萬事達卡的「開放式支付」平台,年底前即可使用信用卡、國際3大行動支付感應通過閘門之外,事實上今年初已在每座車站建置「QR Code」掃碼閘門,透過手機「CityPass都會通」APP,就能購買1日券或2日券掃碼進出站。雖然通關時間約1秒,不及票證感應0.4秒快速,但能省去購卡時間,也沒有票證丟失問題。

去(106)年LINE Pay宣布入股一卡通公司,為電子支付市場投入震撼彈,預計今年下半年就會推出相關應用。其中,即把高雄捷運納入首波支援通路,用戶可使用LINE Pay中的一卡通,以手機QR Code掃碼進出高雄捷運閘門。由於目前金管會已開放電子支付可連結銀行帳戶儲值,也就是說,高雄市民不須擁有信用卡,就可使用LINE Pay一卡通搶先體驗搭車、購物一律免掏錢包的「無現金生活」。

至於,悠遊卡公司在夜市商圈布設「感應機」成效不彰,便利性不如支付寶、街口的「掃碼支付」。因此,立即改弦易轍向金管會申請兼營電子支付業務,並加入財政部「QR Code共通標準」行列,準備重整旗鼓再次走進各大商圈攤商,以高卡量的優勢力戰「電子支付」市場。

行動支付趨勢不斷向「掃碼」靠攏,不僅有LINE Pay、街口,連全家「My FamiPay」、新光三越「skm pay」…等,都以掃碼為主,國際卡組織也制定「EMVCo標準」補足支付的功能。百貨高階主管即透露,具有NFC功能的手機並不普及,使得感應式的行動支付受限,反而是掃碼能打破手機系統與機種限制,成為未來支付的主流之一。

原文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