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相機 抓得住你

記者李恬郁/專題報導

色彩艷麗、對比度高、暗角、顆粒感,與一般影像攝影常見的美學不同,這是LOMO相機作品的特色。知名攝影師蘇若涵曾以LOMO相機拍攝婚紗,獲得法國PX3攝影大獎,究竟LOMO相機有什麼獨特魅力,本刊帶讀者一探究竟。

LOMO的由來,其實是成立於1914年的「列寧格勒光學機械聯盟」縮寫,該公司所生產的LC-A相機,算是LOMO相機的始祖,在80年代,這台相機並沒有引起什麼話題。1991年,2位至布拉格度假的學生,在一家舊貨店發現,並買下當時已經停產的LC-A相機,沖印出來的照片具有模糊效果與令人驚豔的色彩,非常驚喜,於是分享給身邊朋友,因此讓LOMO相機掀起熱潮。

影像變化充滿樂趣 玩家著迷

此外,不同的LOMO相機機型,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底片,像是常見的35mm、120、110,帶有電影質感的電影底片,過期底片可以產生模糊不清或瘋狂色彩變化效果,或是不須沖洗、即拍即顯影的拍立得。另外,底片的沖洗方式、沖洗店家、拍攝的機種,也會造成沖洗效果的差異;甚至在拍攝時,因為底片室不緊密,而讓照片產生漏光效果,LOMO相機會帶來的各種影像變化,充滿樂趣,吸引愛好者。

攝影師蘇若涵過去曾以LOMO相機,替同為LOMO愛好者的朋友拍攝婚紗,並經朋友同意,將作品投稿法國PX3攝影獎,奪下非職業類婚禮人像組第1名。蘇若涵表示,用數位相機拍生活照是興趣,過去在國外時,意外接觸到Lomography,很喜歡LOMO相機呈現的感覺,相較於數位單眼,LOMO相機門檻不會太高,因此決定踏進LOMO相機的世界。剛開始她對相機操作不熟悉,受到光線、天氣等因素影響,拍攝失敗率也很高,但隨著拍攝次數增加,經驗累積,LOMO相機的獨特魅力,讓她更為著迷。

正片負沖 呈現如夢似幻美感

蘇若涵指出,底片相機沖洗相片,分為負片負沖、正片正沖及正片負沖3種類別,一般人最常使用的底片是負片,正常沖洗效果與肉眼所見接近,若選擇正片負沖,影像具色彩高飽和、粗顆粒的特色,有種如夢似幻的美感,因此,大多數的LOMO玩家會採取這類沖洗方式,也成為LOMO風格的代表。

對LOMO相機有興趣的民眾,不必擔心花費過高,Lomography線上商店提供不同價格的相機和配件。新手想入門但又沒有太高預算,可以參考La Sardina系列,不到3千元即可入手;經濟較沒負擔,則可考慮Diana Deluxe Kit相機套組,或者是LC-A+相機,體驗LOMO攝影的獨特魅力。

LOMO獨特的風格,受許多攝影玩家喜愛。 (取自Lomography官網)

相機雖然會受光線、天氣等因素影響,但隨著拍攝經驗累積,能感受到LOMO相機的獨特魅力。(記者鄭豪攝)

晚上的燈光搭配特殊的星芒濾鏡及電影底片,打造魔幻的電影感畫面。(取自Lomography臺北大使館臉書)

色彩艷麗、對比度高、暗角、顆粒感,與一般影像攝影的美學不同,這是LOMO相機作品的特色。 (取自Lomography臺北大使館臉書)

LOMO相機不同的機型可適用不同的底片,圖為35mm底片。(取自Lomography臺北大使館臉書)

LOMO相機介紹